选题背景:对药物的循证评价除了考虑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外,还需考虑药物的经济性。
WHO及部分国家对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的流程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除规定供药物相对有效性证据及安全性证据外,还需要提供某种药物与治疗同类疾病药物相比较的经济性评价结果对药物的经济性评价属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开展此类研究可以为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提供循证依据,有利于保证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可以获得、使用成本-效果较好的药品。
国外所开展的循证药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西药上,其在分析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也会将该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视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
虽然对中药方面的循证药学评价研究较少,但其运用已较为成熟的循证药学评价方法、程序等可以为开展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评价提供借鉴,同时考虑到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水平较低,在对中药进行系统评价时要严格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保证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
作为一种中药新剂型,中药注射剂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等,有其他中药剂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给药方式,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药物起效快,临床使用方便。
但受到中医药科研基础条件、技术人员能力以及药品生产企业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评价不够可靠、准确。
同时,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如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和双黄连注射液事件等安全性事件,这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担忧,严重影响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推广与合理使用。
因此,有必要开展中药注射剂的循证评价工作。
中药注射剂评价的程序、方法与西药基本相似,主要从循证医学与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已经正式批准上市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是否有效、安全、经济等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