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IPO抑价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28 11:03

IPO抑价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中国股市于1989年开始试点,相比于其他股市,中国股市起步慢、发展缓慢。中国股市相当于一个新兴的、不规范的股市,尤其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致使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低及二级市场估值被高估,从而发映出中国股市IPO存在抑价现象。中国新股发行制度从行政审批制发展到核准制、询价制以及现在部分板块的注册制试点,中国股市正朝着成熟的股市靠近,接下来的股市发展,必然是从点到面的实行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作为股票发行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环节,中国股市相较于其他股市,一直存在高抑价率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IPO抑价模型,分析并判断出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因素,结合模型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使中国股市能够降低新股发行抑价率、提升新股定价效率,让中国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新股发行制度; IPO抑价; 注册制; 定价效率

  1. 文献综述

1、中美新股发行制度比较

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就为美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提供了法律基础,美国股市新股发行实行“双重注册制”;中国股市是从1990年开始发展,至今已发展三十年,发行制度从1990年到2000年的审批制,到2004年开始的核准制,,2019 年 3 月证监会通过《科创板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 》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 试行) 》,开始了注册制创新性试点工作,2020年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至此创业板改革并实行注册制试点。

相对于成熟的美国股市,中国股市发行制度一直在不断适应中国国情,不断地提高IPO定价效率,解决IPO抑价问题,向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发展。

  1. 中国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而言,仍然算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发展成熟度与规范程度还远远不够,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程度也更高,投资者情绪对其造成的影响也更为猛烈。

(1)定价效率

Aharonyd等(2000)和黄俊和李挺(2016)表示由于核准制对于IPO企业具有相应的盈利要求,某些公司为了能够满足要求得以上市,会进行盈余操纵以满足上市条件要求,导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加剧,从而损害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