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欢乐颂》中的青年想象文献综述

 2023-10-23 10:10

文献综述

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视剧《欢乐颂》,一部反映当下都市生活中青年生存现状和生活境遇的影视剧,自2016年开播以来,单日最高播放量突破6.8亿,网络总播放量超过100亿,先后获得第七届优秀电视剧奖、第22届华鼎奖。该剧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都市青年为了理想、生活、爱情而奋斗的拼搏之路。时至今日,电视剧《欢乐颂》在青年人中所引起的热议从未停止,而对于电视剧《欢乐颂》的研究,更未停止。为了全面了解电视剧《欢乐颂》中青年想象的研究现状,笔者主要通过维普期刊、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了自电视剧《欢乐颂》开播以来相关文献资料约68余篇,总结出研究者在其研究成果中对电视剧《欢乐颂》中的青年想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涉猎。

总体来看,自电视剧《欢乐颂》开播以来,中国大陆学术界对电视剧《欢乐颂》中的青年想象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焦点是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都市青年女性形象研究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5个在上海打拼的女孩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高档小区22楼,在面临各自工作、情感和家庭生活时所发生的故事。本剧开篇就将视角对准了充满火药味的现实社会,同时又将五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同时放在一个环境中进行刻画,给每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拥有高智商的“海归”安迪、骄傲虚荣且热心善良的樊胜美、毒舌又洒脱不羁的富二代曲筱绡、谨慎小心的“乖乖女”关雎尔、懵懂无知的“傻白甜”代表邱莹莹。她们呈现了女性主体多元化的特征——独立自主、潇洒个性、温柔内敛、敏感脆弱、奋斗生存。与此同时,该剧的五位女性角色的设计又突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某一群体或其他角色的偏见认知。如外资企业资深HR、却出身“市井胡同”的樊胜美,给人的印象总是精于事故且爱慕虚荣的;出身小城市的平凡姑娘邱莹莹,自然是见识有限、凡事不懂分寸的;来自中等城市、家境优越并受过良好教育的关雎尔,自然是温文尔雅、最识大体的等。这种从女性视角出发反映出来的多元与刻板深刻地映射出现实社会中的女性现状,女性意识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研究者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都市青年女性形象角度出发,旨在探索新世纪都市青年女性的特征,如王贞瑾《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论文,2016)、杨雨晴《浅析以女性形象为主的都市剧——以欢乐颂为例》(论文,2016)、何春耕《都市情感剧中女性角色的建构——以欢乐颂为例》(论文,2017)、谭晨洁《浅析电视剧欢乐颂“五美”的人物形象塑造》(论文,2017)、李欢《一曲女性的欢歌——电视剧欢乐颂》(论文,2016)、陈珂《从欢乐颂看职场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论文,2107)、方彬《探索都市女性成长主题——评电视剧欢乐颂2》(论文,2017)。与以上论述视角稍异的是,部分学者从“伪女性主义”出发,认为剧中诸多情节从男性视角出发审视女性,女性处于被观察的地位,很多关键转折点都是男性主导,剧中五位女主人公也发出了依附于男性的信号。这种阐述五位女性在不同层面依附于男权的观点,归其本质,论述中心的还是五位女性,代表学者如谢择月《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伪女性主义形象解读》(论文,2017)。总体而言,以上学者都集中分析了剧中五位女性青年的形象,只是论述角度稍有差异,全文仍都围绕目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都市青年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而在探索新世纪青年的特征方面的男性形象研究甚少,这是目前我们研究电视剧《欢乐颂》中青年想象的缺失之处。

(二)以批判的角度来写阶层的弥合

电视剧《欢乐颂》把故事发生的背景选择在了上海这个中国经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主角所居住的小区“欢乐颂”是上海的一个中高档小区,这使得本剧的全阶层融合和呈现具备一定的可能性。该剧在讲述五位女孩为了各自的人生、理想和爱情而奋斗拼搏的同时,又兼顾剧中与她们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男性角色谭宗明、魏渭、包奕凡、王柏川等,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阶层的蔚然大观。研究者以批判的角度来写阶层的弥合作为出发点研究新世纪都市青年的特征,典型的如吴春集《情感鸡汤能否弥合阶层鸿沟?——电视剧欢乐颂破题》(论文,2016)、胡梦蝶《现实主义下的阶层关系——电视剧欢乐颂中的阶层主题探析》(论文,2017)、吴畅畅《欢乐颂:一阕现实主义的“颂”歌?》(论文,2016)、王钰《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论文,2016)。总体来说,就部分学者从阶层关系层面论述本剧中的青年想象而言,尽管在论述时都提及到剧中的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但仅仅一笔带过、浅尝辄止,不够系统全面。

(三)集中于个体的外省青年形象研究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优裕的物质条件吸引了大批外省青年背景离乡,来沪打拼。正如《红与黑》里的于连极其想融入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一样,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选择离开南通,在一座和故乡截然不同的城市打拼,她渴望以自己的美貌身姿修成正果,期望成功跻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剧中频繁追求她的同乡王柏川也是为了能够给予她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选择在上海奋斗拼搏。关于具体人物形象这方面,研究者集中于个体的外省青年形象研究,旨在探讨新世纪个体都市青年的特征,典型的如黄幸平《欢乐颂小樊:成熟得好无助》(论文,2016),主要抓住樊胜美这个人物,论述了她在都市生活下成熟的无助与无奈。李琰《樊胜美职场转身有多难》(论文,2017),阐述了她作为一个资深HR在职场上转身的艰难。朱若霞《不做职场“邱莹莹”》(论文,2016),重点关注剧中“傻白甜”的代表邱莹莹,将其与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安迪进行对比,分析她作为青年在步入职场前的角色转化的失败。总体而言,部分学者从分析个体青年形象的角度出发,论述重点着眼于个体,而就不同个体青年的相同特征并未做过归类阐述, 分析不够系统全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