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胃液、肠液中对金散成分变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2 07: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偏头痛概述及对金散在胃肠液中的研究概况

1.偏头痛概述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也是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的诊断目前以临床发作症状为准,无明确的客观指标。如果将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都计算在内,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每年为15%~18 %。偏头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患者带来极大的负担。研究表明偏头痛可与神经内科、耳科、精神心理科、内科等多种疾病共存,并相互影响。偏头痛的良好管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轻医疗服务保健费用支出,提高社会生产力[1]

2.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与治疗方案

2.1机制

在中医领域,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中医认为偏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邪、情志内伤、久病致瘀,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功能失调。患者的脑络被风侵袭,瘀血阻络导致。还有的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肝郁化火、肝肾阴亏导致。偏头痛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医将偏头痛分成不同的类型,分别为痰瘀阻络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和肝肾阴亏型。患者偏头痛发作后,其会出现刺痛感,而且长时间治疗也不能痊愈,患者晨起、夜间痰多,舌苔发白,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为痰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出现头昏脑胀和晕眩症状,心烦易怒,面红耳赤,舌苔泛黄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出现耳鸣晕眩、视力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为肝肾阴亏型偏头痛。患者出现长期头痛、经常昏睡、心悸失眠、倦怠乏力、舌苔发白,为气血亏虚型偏头痛[2]

2.2治疗方案

祛风解表是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最主要方法,并在各分型中均有应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风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清热除湿、理气化痰等也是常用的方法。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提炼归纳出隐含在组方用药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3]

3.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与治疗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