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中雷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1991 年海湾战争及其后的科索沃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均表明,电子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开路先锋,并贯穿着整个作战,以“制电磁权”的获得作为战争主动权的取得,有效的抵抗高强度、复杂的电磁干扰构成的软杀伤,避免因电磁波的发射而导致的硬杀伤,成为提高雷达生存能力和作战水平的重要问题。随着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变强,因此需要研究其他方向的干扰手段。对雷达的电子干扰与雷达的反干扰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雷达对抗技术,这一对矛盾之间的强对抗极大促进了相互的迅猛发展,在抗干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雷达的干扰技术也是日新月异,采用新型信号形式,应用新的信号处理方式以及新型雷达体制,使得雷达对抗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
2.课题内容和要求
(1) 查阅参考文献,掌握针对雷达导引头的距离欺骗干扰形式。
(2)建立距离欺骗干扰模型。
(3)以典型雷达导引头为对象,研究距离欺骗干扰的作用机理。
(4)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距离欺骗系统,完成欺骗效果的仿真与分析。
(5)要求学生具备通信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仿真设计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3.文献查阅
雷达的几种常用干扰手段
雷达干扰是破坏和扰乱雷达检测目标信息的战术、技术措施的统称,它包括对雷达的软杀伤(电磁对抗)和硬杀伤(摧毁)手段,这里主要讨论雷达导引头可能遇到的一些软杀伤(电磁对抗),即通过辐射或散射将干扰信号送入雷达,从而破坏和干扰雷达的正常工作。遇到的这些软杀伤基本类型有两种: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这两类干扰有效降低雷达导引头以及该雷达导引头有关的武器系统的性能。压制式干扰往往需要发射大功率噪声,使得雷达检测变得困难,其缺点容易被敌方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自身也容易受到攻击;欺骗式干扰采用虚假的目标信息,不需要很强的发射功率就能对雷达的检测和跟踪系统进行干扰,战场生存能力得以提高。欺骗式干扰机可以自载或者以拖曳形式存在。
针对现行主要的干扰形式,这里主要讨论下有源干扰。下图是干扰分类结构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