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低时延设计及系统仿真文献综述

 2023-05-28 01:05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课题背景及意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促使人们的通信交流方式不断进步。

从单纯的语音业务到数据业务,到多媒体业务,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业务,移动通信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根据思科网络流量报告[1],在过去5年内,全球无线流量增长约18倍,仅在2016年,无线流量增长63%,月平均流量达到7.2EB。

除去对数据速率等指标的要求,工业物联网,车辆网以及公共安全服务等新型业务对可靠性和网络时延有更为严格的需求[2]。

为了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对移动网络极致速率、极致容量、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连接规模的连接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5G)应运而生[3]。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第22次会议上明确了5G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4]。

相比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5G需要明显提高系统性能,更需要灵活的系统设计以满足物联网多样化的要求,这对5G技术的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5]。

在5G技术方面,中国5G技术研宄发展世界领先。

5G技术标准飞速更新发展,评估5GNR系统性能,开展B5G、6G研究,进行无线技术创新,研宄相关算法变成迫切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