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和传输距离的增长,人们对光纤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宽的增加、传输速度的提高、通信容量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光纤接入网被认为最好一公里的最佳实现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的电信概念和体系结构,随着各国接入网市场的逐渐开放,电信管制政策的放松,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扩大,新业务需求的迅速出现,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的发展,接入网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驱动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优点。在干线通信中,光纤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接入网中,光纤接入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光纤接入网是发展宽带接入的长远解决方案。在面向5G时间对于数据量的进一步提升的要求。40G到100G的接入网系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而在数据量提升的过程中,光纤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限制了光纤通信向更高速度、更大带宽的发展。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通讯系统中,我们希望得到更高的信号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在长距离传输时会有非线性效应,这时候就需要加色散补偿模块(DCM),DCM在三个位置可以加: 预补偿,在信号进入光纤前补偿;线路补偿,补偿OLA (光传输系统中主要由光放大单元,光监控单元等组成)站点前后的复用段色散;后补偿,补充最后跨段的色散,调整整个复用段的色散。所以在发端和收端根据需要都需要加DCM以满足色散补偿,解决非线性效应问题。光纤色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脉冲干扰、时间延迟、能量衰减等。这些因素会增加传输过程中的比特差错率。基于在不同环境中对比特差错率的研究,色散对单模光纤的影响强于对位移光纤的影响。光纤传输长度的不同导致影响衰诚的因素也不同。对于短距离传输,色散对衰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对于长距离传输,热噪声对衰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但不表示色散就可以忽略, 必须尽力解决好色散补偿问题。
参考文献:
[1] 孟祥成. 浅谈光纤色散在光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 21(07): 59.
[2] 林启迪.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探[J]. 中国新通信, 2017, 19(11): 8.
[3] 吴楠.光学非线性补偿器在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广东: 广东工业大学, 2018.
[4]Fadil Paloi, Taimur Mirza, Shyqyri Haxha. Optimisation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in a long-haul fibrefor RF transmission of up to 100Gbit/s by using RZ and NRZ formats[J]. Opti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 2017, 131: 640-65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