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已经给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市场导向进行调节是不够的,于是,在此背景下各个国家及地区都有纷纷制定不同的政策,规制碳排放,其中碳税制度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在《巴黎协定》的气候协议的约束下,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目前我国没有系统的碳税制度,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处于初步启动阶段,因此备受关注。
碳交易作为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减排方式,在《京都议定书》的规范下被全世界广泛采用。
在排放总量严格控制下,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从而被注入商品这一属性,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将碳排放权这种有价值的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
二、问题提出及研究理由目前,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去年七月启动,碳市场活跃度低,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提高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激发碳市场的活力,使之有效发挥减排作用。
本课题以当今世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领跑者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研究对象。
之所以选择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欧盟是碳交易体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实施力度大,程度深,改革彻底,且时间最长,其制度趋于成熟,趋利避害的借鉴价值最大。
其次,欧盟成员国在实施碳交易体系以来,其经济并未受到严重冲击,而经济问题一直是我国碳交易制度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欧盟碳交易制度的实施过程值得探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