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远景目标,强调要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作为直接税体系的重要税种,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的意义重大。
2019起施行的新个人所得税制,实现了从分类征收到综合与分类征收的税制转变,在完善现代税制体系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但是个税在征管领域也面临许多的挑战,制约个税改革的深化以及税收治理效能的发挥。
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个税征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公平与效率、家庭申报与个人申报制度、税收征信体系和第三方信息的建立等方面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针对个税制度公平与效率效能的发挥的研究 西方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侧重于个人所得税的效率分析,他们的观点认为个税的主要意义在于组织财政收入;米尔利斯[1]的观点认为税收公平的标准不是收入,而是个人效用,他认为最优的个人所得税是接近于线性的所得税。
(二)关于家庭申报制和个人申报制的研究 以家庭还是个人为纳税单位一直是学者争论的焦点,我国目前最新的个税制度采用的是以个人为纳税单位,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Piggott和Whalley[2]支持家庭申报制,认为应该家庭成员的总收入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以这种方式可以消除收入相同的家庭之间的税负不等的不公平现象。
而Boskin则支持个人申报制,他的观点认为以个人作为纳税单位,更便于采集信息和税额计算,对于征税效率的提高有帮助。
(三)关于建立税收征信体系和第三方信息对于个税征管的研究 国外学者很早就意识到征信体系和第三方信息应用于税收征管领域的重要作用,为此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具备完备的税收信用体系,中介机构的公信力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较强,并且还有严格的税收信用奖惩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