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杀寄生虫、抗肿瘤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内。国际文献中趋向于称为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或者肽抗生素(peptideantibiotics)。
抗菌肽是宿主天然防御的重要参与者,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其产生比IgM快100多倍,因此也被称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单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多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是先天性免疫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 在抵抗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抗菌肽因其具有抗菌谱广、不受传统抗生素耐药突变株影响、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与传统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中和内毒素等特性,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作用机理、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6]。由于抗菌肽具有天然抗菌性,作用迅速,选择性强,而且很少有耐药性的发生,因此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绿色抗菌剂和免疫调节剂。
抗菌肽的功能: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并且其中很多是纯天然的肽,使它迅速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抗菌肽的治疗范围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
在这里我进行的是抗菌肽对于抗耐药菌的相关研究。
抗菌肽的抗细菌功能包括抗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革兰氏兼行细菌。大部分抗菌肽均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功能,但不同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有较大差异,且抗菌谱也不同。如表 1 [1.2]所示,家蚕抗菌肽可分为 7 大家族:cecropins、moricins、attacins、lebocins、enbocins、gloverins 及 defensins,各个家族中的抗菌肽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均不相同。最近研究表明,在抗菌时不同的抗菌肽之间甚至抗菌肽与传统的抗生素之间有协同和辅助作用,将抗菌肽和抗生素两者连用可以提高药物疗效,或者拓宽传统抗生素的抗菌谱[3] 。
表 1 家蚕的抗菌肽基因
Table 1 Antimicrobial peptide genes in Bombyx mori
抗菌肽名称 基因座名 基因数目 有完整的ORF基因数目 抗菌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