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解决的问题
黄杨木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主要用于行气活血祛湿通络等,环维黄杨星D是从黄杨木中提取的有效单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作为一种非苷类强心药而尤其受到普遍关注,以环维黄杨星D为主要成分的黄杨木片现已为2015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所收录。
研究发现CVB-D在心肌能量代谢方面有一定的毒性,这将影响CVB-D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剂量优化。使用Langerdorff灌注系统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可以排除全身代谢的影响,较确切地得出心肌氧耗,并且可以控制所给药物浓度,比较适合研究心肌缺血过程中的代谢变化。研究CVB-D心脏毒性与组织浓度的关系,将为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使用时安全剂量探索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对药物的安全性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有力地促进中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试验动物: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20-350g。
剂量选择:见预试验。
试验步骤:取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2~0.4mL/100g麻醉、固定,迅速开胸取出心脏置于4℃冷K-H液中用手指轻压心室将血液排出,提前用95%O2 5%CO2饱和的K-H液以恒流恒温(12mL/min、(37.5plusmn;0.5)℃)灌流,心脏迅速经主动脉悬挂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逆行灌流,修剪周围组织。
心脏复跳且搏动良好,剪开左心耳,将球囊插入心脏左心室,球囊和压力换能器相连,球囊与充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 推动注射器0.1~0.2mL,记录左心室内压,调整心室内压LVEDP在4~10mmHg。
平衡约30min,待心脏LVSP稳定后且LVSPgt;60mmHg、心率gt;200次/min,分别给予灌流液、低、中、高剂量CVB-D灌流心脏,记录给药后30min内的心率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实验中剔除有自发心律失常的样本。
基值:平衡结束前10min的平均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