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1] 。
心肌肥厚( Myocardial hypertrophy,MH)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它是一种产生较缓慢但较有效的代偿功能,主要发生在长期压力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心肌总量增加,收缩力加强,使心脏得以维持正常的血循环,同时有相当的储备力。但这种代偿功能也有其不利之处,主要因为肥大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往往不能予以满足,造成心肌缺血,这将最后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退。心肌肥厚晚期患者心肌纤维化广泛,心室收缩功能减弱,易发生心力衰竭与猝死。MH 可分为病理性肥厚与生理性肥厚,生理性肥厚是指妊娠、体育锻炼等所致的心肌肥厚,但这种类型通常是可逆的; 病理性肥厚是指存在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结构性心脏病(如心脏瓣膜病) 等疾病时,心脏对长期容量负荷过度或压力所出现的心肌肥厚代偿反应,这种肥厚多不可逆[2]。研究表明,心肌肥厚的发生可能有多种机制,如:心肌负荷过重、心肌坏死与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年龄和性别因素、基因改变、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3]。目前,用于治疗心肌肥厚的药物有很多,例如:利尿剂、beta;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2],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开创新的治疗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肥厚会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受损,致使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虽然肥厚心肌细胞更多地利用葡萄糖和提高糖酵解活性是一种进步的防御性措施。但是,长期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积聚又可能是脂肪酸脂化损耗ATP,及长链脂肪酸抑制腺苷酸转移酶,抑制线粒体内的ATP与线粒体外的ADP的交换,从而进一步损害心肌能量代谢的原因。心肌主要的能量来源是脂肪氧化,在心肌肥厚时,虽有葡萄糖氧化利用增加,但可能仍不满足心肌的能量需求[4]。
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心肌细胞的“能量工厂”,与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参与的钙稳态等都与心肌肥厚的发生与发展相关[5]。线粒体在氧化磷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的大量积累也会影响心肌肥厚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心肌肥厚过程中线粒体的氧化能力会受到影响,并且在人类心力衰竭样本和实验模型中也发现线粒体的功能遭到了破坏。同时,临床研究表明心衰样本中有大量ROS产生。这些数据说明了线粒体在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有研究报道,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肌肥厚、高血压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参与的钙稳态等都与心肌肥厚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因此,把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心肌肥厚预防与治疗的重要靶点非常有意义。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线粒体合成ATP能力的下降,细胞活性氧(ROS)的增加,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加重,细胞钙稳态的失衡以及线粒体DNA( mtDNA)突变等。线粒体功能障碍直接影响了细胞损伤与死亡的进展,在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血管平滑肌的病理、肌纤维的中断、细胞分化的异常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ATP的合成减少,还会影响肌浆网钙离子的转运,有利于心肌肥厚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发现,在心肌肥厚中,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相关的酶表达水平下降,脂肪酸的氧化率也下降,氧化代谢水平的下降很有可能是心脏收缩功能下降重要因素。此外,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的活性受到ATP的调节,因此可以推测线粒体ATP合成功能的失衡会影响ATP敏感K 通道的开放,从而对心肌肥厚过程产生影响[5]。
细胞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程序性降解机制,是机体组织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修复过程,也是细胞凋亡的一种方式,是维持人体细胞能量平衡的一种基本现象。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是受损线粒体利用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心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或其提取物被证实可以通过自噬或者调节线粒体的功能来改善心肌肥厚。这更加启发着中医药工作者以线粒体为靶向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7]。因此,可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等方面入手,考察药物对抗心肌肥厚的作用。
银杏 (Ginkgo biloba L.) 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抗血栓、降血脂、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还具有改善记忆功能等作用,现在银杏叶制剂已成为临床上的常用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咳喘以及神经障碍,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疗效。
山奈酚 (Kaempferol) 又名山柰酚-3、山柰素、山柰黄酮醇、四羟基黄酮、百蕊草素Ⅲ,是从银杏中提取的药用价值十分广泛的黄酮类物质, 分子结构式为C15H10O6, 相对分子量为286.23, 其单体纯品为黄色结晶状粉末,熔点276-278℃, 微溶于水, 溶于热乙醇、乙醚和碱。 因其具有防癌、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山奈酚在临床上已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其更深入的研究, 又发现了很多新的极有价值的药用线索。随着实验方法的改进及实验水平的不断提高, 进一步观察其对整体动物相应疾病模型的效应并最终广泛用于临床将成为其今后的研究重点[8]。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