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类天然产物探针的合成探索文献综述

 2022-12-30 04:12

中国药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 田举鹏 学号 14405408 专业 中药学 指导教师 王小兵课题名称 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类天然产物探针的合成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应用课题radic;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痴呆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老年人,是以记忆力损伤和认知障碍为特点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目前AD的病因尚无明确定论,多以假说为主,包括胆碱能假说、Abeta;假说、tau蛋白假说、金属离子假说等。

其中以胆碱能假说和Abeta;假说最为经典。

本课题是基于胆碱能假说,将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基于乙酰胆碱酯酶底物类似物的荧光探针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荧光探针。

探针是一种能和某特异靶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分子进行检测的分子,荧光探针就是以荧光物质作为指示剂,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与待测组分结合,使待测组分转化为能发荧光的衍生物,通过对荧光的检测,获得被测化合物定性或定量信息,由于荧光具有高灵敏、高选择性、操作简单等优势,使其在检测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将荧光探针与病变部位结合后发生荧光反应,根据荧光强度及其显示位置,一方面可以作为阿尔兹海默症主要病变部位的佐证,一方面可以显示病变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当然,荧光探针本身并不能起到药物的增加乙酰胆碱的作用,只能与胆碱酯酶特异性结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药物多针对单一靶点,例如以提高乙酰胆碱水平为目的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他克林(Tacrine)、多奈哌齐(Donepezil)、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等等。

这些药物一定限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行为能力,缓解AD症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