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美洛昔康 (meloxieam ,MX )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于1996年初开发研制成功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炎。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它的作用机理是能选择性地抑制COX-2,并能阻断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发挥其镇痛抗炎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在于对环氧合酶-2的抑制作用强于COX-1,这使得它相比其它的NSAIDs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副反应。
但研究表明美洛昔康对 COX-2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 仅服 7. 5mg/d时较少抑制 COX-1, 超过 15. 0mg/d时就同时抑制 COX-1,因此安全范围小。
该药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始治疗剂量均为 7. 5mg/d, 部分患者接受15mg美洛昔康治疗可获得更佳疗效, 而22. 5mg美洛昔康则与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存在相关性。
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类似, 美洛昔康也有导致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美洛昔康本身不溶于水,产品规格要求又小,是该药开发中遇到的巨大阻碍。
本课题通过考察各项因素对美洛昔康片剂工艺的影响,建立符合产业化要求的美洛昔康片剂工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美洛昔康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制成达到治疗浓度的溶液剂型,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
考虑到药物本身特性、患者特殊用药需求、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及降低药物潜在副作用等,非甾体抗炎药生产工艺优化或各种适宜剂型的研究开发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