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铂类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05 07:01

(一)国内外现状

(1)国外现状

肺癌是人类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美国2007年确诊的新病例有21万多。吸烟是肺癌的主要病因,其中80%的病例都与吸烟有关。近年来,发达国家由于吸烟人数的减少,男性的肺癌死亡率开始下降,而大多数欧美国家女性肺癌的死亡率却达到了高峰,已经基本接近男性。2012年欧洲女性肺癌死亡率预计上升7%.2013年以来,在亚洲国家NSCLC患者中吸烟者比例的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年轻肺癌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比较高,这引发了肺部致癌物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思考根据这些新的流行病学数据,形成了“非吸烟相关性肺癌”这一独特的类型,其相应的肿瘤分子病理和基因特性正在逐渐被认识。

(2)国内现状

在我国,肺癌多发病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其中大约80%的肺癌患者均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类型。一般而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传统的肺癌化学治疗疗效不理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4-6个月。但是随着近年来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使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和有效率逐渐提升,包括吉西他滨、紫杉醇等第三代化疗药陆续进入临床使用,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缓解率达35%-40%左右。目前含铂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被认为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方案,GP方案和TP方案是临床经常选用的两种治疗方案。在一线化疗方案失败后,启用二线化疗方案,目前二线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培美曲塞和多西紫杉醇等。

随着基因靶向药物在我国的上市,已有一小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始使用基因靶向药物,虽然疗效高达80%,但是因为需要做EGFR和ALK基因突变检查,突变阳性者服用此药才受益,而且靶向药物经济费用高,目前并未进入医保,对于一般患者并不作为一线药物首选。

随着肺癌综合治疗概念的普及、循证医学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人们有了更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策略。即使这样,我们也面临着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8.9%的严峻考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找到治疗肺癌的特异性药物,为每一位患者“量体裁衣”,用最小的经济花费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通过对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化疗资料的数据统计,重点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等联合铂类药物(顺铂、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将来能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量体裁衣”,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提供参考和帮助。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疗效评价按照标准的RESIST标准进行评价,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参考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标准。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60例,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P)方案60例,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16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11例,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方案17例,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C)方案16例。此外,收集的样本中有20例因为样本太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并未给予具体的疗效分析。(长春瑞斌联合顺铂5例、长春瑞斌联合卡铂方案有3例;紫杉醇联合卡铂有7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有5例。)重点针对下面三组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60例/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P)方案60例;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16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11例;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方案17例/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C)方案16例进行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主要考察血液毒性、胃肠道毒性等)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