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冠状病毒(CoV)是一种多家族正链单股RNA病毒,能够在人和动物宿主中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1。
2019年12月首次在中国武汉发现由病毒引发的一种呼吸综合征,这种病毒当时被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了由2019-nCoV引起的流行病的新名称:冠状病毒病(COVID-19)3。
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又将2019-nCoV重命名为SARS-CoV-22。
来自不同CoV家族的新型病毒的威胁需要针对病毒生命周期中保守成分(例如负责正链病毒RNA基因组复制和转录的病毒机制)制定抗病毒策略1。
非结构蛋白质(nsp)是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它在被感染的生物体中产生,但不会被包装成病毒颗粒。
其中一些蛋白可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在被感染细胞内发挥作用,或在病毒复制或病毒组装的调控中发挥作用。
感染宿主细胞后,冠状病毒会组装病毒非结构蛋白(nsp)的多亚基RNA合成复合体,负责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1。
指导冠状病毒RNA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功能在于非结构蛋白nsp7至nsp16,这是从冠状病毒基因组翻译的两个大型复制酶多蛋白的裂解产物。
随着技术进步,如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的改进,体外酶的表征以及冠状病毒基因组的定点诱变,技术进步推动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表征方面的重大进展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