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耐药皮下移植瘤的建立和鉴定文献综述

 2023-02-20 07: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拟研究的问题

神经胶质瘤作为目前在临床上的高发性脑部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的特点,现有证据证明,胶质瘤复发与胶质瘤对替莫唑胺( TMZ) 的耐药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对于胶质瘤的TMZ耐药的原因众说纷纭,为了在体内研究胶质瘤TMZ耐药的可能机制,我们在前期构建TMZ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基础上,拟建立U251耐药腋下移植瘤,对这一移植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可能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

2.研究手段

(1)实验材料:

U251细胞系、U251神经胶质瘤耐TMZ细胞系、雌雄各半的5周大的裸鼠、替莫唑胺等。

(2)实验方法:

1.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培养U25耐TMZ细胞系,按照1.0106每只,U251细胞按照1.0106每只的细胞浓度接种在裸鼠的腋下,待肿瘤长出后,计为P1代,收集P1代肿瘤,剪碎,接种与裸鼠的腋下,长出的肿瘤即为P2代,以此类推获取P3代瘤块。将从P3代瘤组织剪碎,使用穿刺针,腋下种植于5周大左右的雌性和雄性裸鼠中。当肿瘤的体积达到当肿瘤的体积达到50mm3时,耐药和母本肿瘤各分为2组,分别选取一组给予TMZ(25mg/kg),连续给予3周并记录肿瘤瘤径。于3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肿瘤,制备组织切片、蛋白裂解液、原代细胞。

2.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40 或72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

3.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与Hochest法分别测定6项血清中物质的浓度: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gamma;-谷氨酰转移酶的浓度水平反映肝功能,而血糖、血尿素氮和肌酸的浓度水平反映肾脏的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