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B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补体活性文献综述

 2023-03-06 08:03

丹酚酸B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 要:概述了近年来有关丹酚酸B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情况,内容包括丹酚酸B对心血管疾病、脑神经损伤、肝肾功能障碍以及肿瘤产生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研究分析,以期待丹酚酸B在将来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药理疾病。

关键词:丹酚酸B 生物活性 自由基 纤维化

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视为上品,具清心除烦、通经活血、止痛祛瘀之效,今于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四川、河北、山东、浙江等省均有产出。丹参含水溶性化学成分丹酚酸类,多数由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即3,4-二羟基苯乳酸[(3,4-hydroxybenzyl)lactic acid]与其他有机酸类化合物结合而成。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由三分子丹参素和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含多个酚羟基(图1),结构不稳定,常以镁盐形式存在,是丹参里有效水溶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大于50%。现研究证实Sal B生物活性多样化,可保护肝肾,抑制蛋白纤维化,可防护心脑,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预防血管疾病,调节血脂抗凝抗血栓,可减缓机体衰老,促进细胞增殖突起生长。本文即对近年来Sal B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做出总结。

图1 丹酚酸B的化学结构分子式:C36H30O16,分子量:718.62

1 Sal B在心血管疾病中生物活性的进展

1.1Sal B调节心血管作用机制

通过生物通路关联网络分析和药物-蛋白关联网络分析发现,Sal B可能作用于基础代谢生理过程、离子迁移生理过程、免疫/炎症生理过程和凋亡生理过程来调节心血管疾病,且偏向于免疫生理过程的调节[1]。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而Sal B的生物活性体现在对各个病理变化中相关分子信号的调控。例如,再灌注损伤补救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信号转导通路组成之一的Akt-eNOS信号对心脏产生保护是通过影响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Akt作为通路中最重要的靶酶,经Sal B催化活化,再激活下游靶标eNOS磷酸化反应,进而更有效发挥一系列生物活性,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的损伤[2]。抑制调节剂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激酶在人体饥饿或雷帕霉素存在时,会因失活造成细胞自噬水平过度,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中LC3-Ⅰ转化成LC3-Ⅱ的比值跟时间正相关[3]。给予Sal B后,该转化逆向进行,心肌细胞中ATP数量和细胞活力均上升,从而平和心肌细胞的过度自噬。血小板富集黏附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Sal B能组阻止其黏附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阻断血小板上胶原相关受体与胶原蛋白的结合,另一种是抑制血小板释放各递质[4]。Lam等[5-6]研究表明,Sal B可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得平滑肌细胞上Ca2 激活的K 通道开放,进而调节冠脉张力,舒张猪冠状动脉血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