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定量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9 03: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炒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定量研究

【课题背景】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广东等地,其中,山东省临沂市为金银花的主产区。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而其饮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生品、炒药和炭药。其中,炒药是把金银花置于锅内,用文火将花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Quinicacid生成的缩酚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查阅文献可知,根据咖啡酰在奎尼酸上的结合部位和数目不同,金银花中绿原酸异构体主要有3种,分别为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A(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异绿原酸C(4,5-二咖啡酰奎尼酸)。绿原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

【拟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旨在对炒金银花中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进行定量研究。首先将通过适当的提取方法对炒金银花粉末进行提取,然后经过滤操作制得样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标准曲线法,计算得出炒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炒金银花的炮制规范的起草奠定基础。

【采用的研究手段】

首先将炒金银花药材适当粉碎,过60目筛。先取粉末用甲醇超声10min,过滤,取滤液置于水浴锅上加热挥干溶剂,再用水溶解残渣,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层,置于水浴锅上加热挥干溶剂,最后用甲醇溶解残渣,得TLC的样品溶液。采用TLC法,将样品溶液与绿原酸标准溶液进行对照,确定该药材中含有绿原酸成分。然后再取药材粉末用75%甲醇超声30min,经过滤,取滤液,得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样品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0.1%磷酸和乙腈为流动相,以绿原酸标准溶液为对照,确定药材中绿原酸的峰形与出峰时间,并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得出炒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