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炮制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2 07:12

拟研究问题:建立甘草炮制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甘草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酸性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多糖中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以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的建立,增加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指标,保证甘草的质量及临床疗效。

采用的研究手段:

  1. 采用水提醇沉法分离得到粗多糖,用于炮制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2.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甘草样品中总多糖含量。
  3. 采用咔唑-硫酸法测定甘草样品中糖醛酸含量。
  4.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以评价在提取步骤不除去蛋白质时对结果是否造成影响。
  5. 采用酸水解法降解多糖,衍生化标记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

文献综述:

甘草炮制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常以“国老”著称,临床上常用生甘草、炙甘草饮片。甘草炙后其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理作用与生甘草具有显著差异。近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发现甘草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等广泛的生物活性。由于多糖的结构复杂,多样性大,其质量控制较难;以炮制前后多糖的变化(即转化多糖)作为饮片炮制质量控制指标更是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拟建立甘草多糖、糖醛酸及蛋白含量测定方法和对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研究甘草炮制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方法,增加转化多糖质量评价指标,保证甘草的质量及临床疗效。

1 甘草

1.1 甘草

我国是世界上记录和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首载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古代甘草的炮制方法十分丰富,但现代临床主要使用生甘草片和蜜甘草片。甘草已被传统医学用于多种用途,例如: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等。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者于甘草中已分离出200余种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占总量的多数部分,前者包括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后者主要有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等;少量部分包括生物碱、多糖和一些微量元素[1]

1.2 甘草多糖

甘草多糖是于1965年报道从乌拉尔甘草种子中得到一种黏性很强的种子胶,经实验论证此糖是一种中性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构成,并以葡聚糖为主链,其主要分子量分布在3万左右[1]。作为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甘草多糖主要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