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表达抑制剂的发现及活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2 05:01

PCSK9表达抑制剂的发现及活性研究一、实验背景(文献综述)近年来,冠心病成为导致中国乃至全球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称直接病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因此,降低胆固醇被视为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胆固醇治疗领域的一线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优势突出,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一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C 基线水平较高,在接受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标;(2)他汀类药物虽然一般耐受性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各种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大剂量或根本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3)尽管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但 PROVE-IT 研究显示,部分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在接受强化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80 mg) 治疗后仍有较大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在研究中发现风险发生率达 22.4%,该类患者仍有额外的降脂治疗需求。

因此,进一步研发针对脂代谢的不同作用靶点,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降脂药物成为目前血脂领域的研究热点。

[2]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9,PCSK9) 又称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 neural apoptosis-regulated convertase 1,NARC-1)[3],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 PC)蛋白酶K亚家族[4],主要在人肝脏细胞[5]、小肠和肾表达[6]。

PCSK9 蛋白质晶体结构显示其由信号肽 ( 1 ~ 30)、前结构域 ( 31 ~152)、催化结构域( 153 ~ 425) 和 C-端结构域( V 结构域,426 ~ 694) 顺次连接而成。

[7]Abifadel[8]等人在一法国家族中发现了PCSK9的突变基因,PCSK9基因突变引起显性高胆固醇血症,但在编码LDLR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基因中却缺乏突变。

对小鼠PCSK9基因过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非-HDL-C水平增加2-5倍,同时 LDLR水平降低[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