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背景:
地鳖虫的药用历史悠久,在中国最早的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等均有记载,可见地鳖虫的功效和主治有着深厚的临床实践基础。现代研究证明地鳖虫具有溶解血栓、抗凝血、抗肿瘤抗癌、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脂、抗突变、耐缺氧等十分广泛的药理作用。[1]
肝癌系发生在肝脏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恶性度较高的一种,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2]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PC)也称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脏实质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混合型癌,[3]肝细胞癌是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在100万例以上, 其中42.5%的肝癌分布在我国, 我国肝癌死亡率为20.4/10万, 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4]迄今为止,对治疗肝癌的药物多为化学药,而原发性肝癌多为肝细胞癌(HCC),其对化学药敏感,且其开发费用昂贵,毒副作用大。[5]天然提取物具有毒副作用小、生物活性广泛、作用靶点独特的特点,因此,从动植物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抗肝癌活性的纯天然药物,已成为研发抗肿瘤药物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多糖的药理活性引起了研究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辐射等,而发现和研究抗肿瘤和免疫作用的多糖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的重点。[6-9]牛宗新等研究发现,地鳖虫水提物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抑瘤率为38. 76 % ; 与CTX联用能显著增强CTX对小鼠H22肿瘤的抑瘤活性,与单用CTX比较平均瘤重降低,抑瘤率增高,表明二者联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葛钢锋等研究土鳖虫醇提物( ESE) 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鳖虫醇提物( ESE) 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 Hep G2)和人胃癌细胞株 ( SGC-7901)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Hep G2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10-12]地鳖虫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国外的研究中很少被报道,而国内大量的研究表明,地鳖虫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地鳖虫多糖的抑瘤活性却少被研究证实,本实验拟对地鳖虫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后,通过ESPS对小鼠脾细胞和H22细胞生长的影响对其细胞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探索,通过建立小鼠模型对其细胞内的抗肝癌活性以及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
预期实验方法
1.ESPS的提取
基于不同的机制,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抽提、碱水提取、超声辅助提取、超声辅助萃取和酶辅助萃取,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展现出不同的提取速率、产率和产品纯度,也直接影响多糖的的品质、结构、生物学活性。[13]
水溶性昆虫多糖一般可采用热水抽提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有机溶剂用量较少, 成本低;提取对多糖活性破坏力较小;仪器使用较少且操作简便。方法是将水和提取物按比例混合, 在恒温水浴锅内加热提取, 加热后过滤收集滤液, 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加热浓缩至适当体积, 待沉淀完全析出后进行离心, 沉淀物经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醚反复洗涤, 经低温干燥后得到昆虫多糖。浸提时间1.5 h, 料液比1∶10 g/ml, 浸提温度80 ℃, 浸提次数3次可获得理想的地鳖虫多糖。[14]
2.ESPS的纯化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