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水污染、大气污染仍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突出问题。
《全球疾病负担( 2019 年) 报告》显示,2019年导致男、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中空气污染均占第四位,死亡人数分别为375万、292万。
一方面,中国目前经济的增长对公众健康的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经济增长对公众健康的净效应表现为替代效应,总体上降低公众健康总体水平;同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还未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的拐点,环境污染问题仍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公众健康总体水平的降低,使公众在经济发展中作为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而发挥的作用被削弱;环境污染严重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效果。
可知,环境污染、公众健康、经济发展三者紧密相连。
本文从这三者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大量文献整理,剖析当前研究现状,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以期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绿色化、高效化、健康化之路。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看历史的文献资料,找出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使用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说明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是否具有某种线性关系。
3、总结归纳法:针对我国近几年的人均GDP、大气污染及水污染数据、公共卫生支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在未来的方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