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对医药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基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4 03: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带量采购指的是在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这种明确采购量的采购方法,也是我国多年来药品采购一直争取达到的目标。这一政策的提出对行业、患者和企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医药企业来说,具体到不同定位的药企,影响也不同。“4 7”的药品带量采购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甚至价格降幅超出预期。仿制药降价可能会加速传统医药企业向创新药的转型。

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4 7”药品带量采购的起点,也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最终目的之一。我国药品的带量采购萌芽于上海闵行区“一品一规一厂一配送”模式。这种方法集中了采购量,实现了特定降价目标。借鉴上海闵行区的经验,安徽省提出了“一品三剂型两规格”,2014年,安徽省形成了“16 1”模式,将通过省级招标后的药品实际采购“二次议价”权下放至17个地市级区域。2015年,我国先后颁布了7号文和70号文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我国药品采购工作应落实以省或市为单元的带量采购。至此,药品带量采购被推广至全国。在7号文和70号文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开始展开了相关试点项目。“4 7”药品带量采购工作确实推动了仿制药的替代作用,提振了仿制药生产企业的信心。然而,中选品种毕竟是少数,这对于大多数仿制药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但没有中选的药品市场可能没有了或者市场变小。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导致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收益很低。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研发速度远远落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的研发一直以来是中国医药企业的难题。带量采购的药品绝大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医药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仿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仿制药品的价格也将会持续走低。如何从众多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医药企业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工艺水平,减少规模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药品的闯关新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创新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脱离政府干预的创新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政策支持体系中所包括的财税类的政策工具,金融类的政策工具等的作用方式,都存在许多研究结论。如公共政策可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的两种途径,其一公共政策影响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资源投入与创新绩效关联,其二是公共政策促进组织激励,组织激励影响创新绩效。但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受资源配置、政策系统与政策导向不明确和不协调的影响,企业无法基于政策获得相应的动力,部门分割、难以系统化影响、技术创新政策对于投资引导、贸易规范和消费政策之间缺乏协调,难以有效关联衔接,甚至冲突矛盾,无法发挥效果,导致政策缺乏有效性。

具体到不同定位的药企,受到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成都也有不同。从中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对于仿制药的估值偏负面,一方面,一旦某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达到3家以上,意味着价格竞争将加剧,各家企业将只能赚到加工费;另一方面,每年的竞争也使企业业绩波动会加大,业绩可预测性下降,长期而言,随着带量采购的推广,国内仿制药会趋向集约化生产,大型仿制药的企业依靠低成本、多品种存活下来,但估值可能不高。

对于创新能力的分析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单一指标定义企业创新能力,可表现为单一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将企业创新单一定义为技术创新。二是综合指标定义企业创新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处理得到一个创新综合指标,用该指标来分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企业创新,以往研究将创新能力中更多关注技术层面。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企业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但是由于代表企业创新指标所含范围较广,经过相关文献查阅,可以将企业创新能力具体化。从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和技术创新结果绩效两个层面。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应用能力、财务绩效、技术绩效、社会绩效的指标层,选取相对应的合适具体指标,进行研究创新与绩效间的关联性。

现阶段,使用较多的就是构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这种方法在引进多方面变量的同时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