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项新的生产制作技术也就是3D打印,它的出现使制造复杂零件变得更加简单快捷[1]。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有:立体光刻、多射流模型、选择性激光熔融、激光烧结和熔融沉积建模[2]。光固化材料作为一种近十年出现的一种新事物,主要用于光学元件、生物医学材料和粘合剂等方面,同3D打印结合可以有着更新更广泛的应用[3]。传统推进剂制造都是通过浇注工艺来制造药柱,而药柱的几何形状不同,燃面不同,那么它的推力也会不同。但是通过这种工艺却难以进行复杂药型的制造,而且无法制作适用于发动机内部的药型。3D打印与光固化的结合将会应用于制造固体推进剂中,这将有助于制造药型复杂的装药并且提高自动化水平[4]。
2研究背景
2.1 光固化固体推进剂的研究进展
Brown[5]选用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光敏树脂(PEGDA,分子量约575)为推进剂粘合剂,通过双酰基氧化膦(BAPO)引发双键的,产生双键自由基,双键自由基与其他双键反应实现推进剂固化。其中,PEGDA20%、BAPO0.7%、AP64.3%以及Al15%的光固化固体推进剂成功通过增材制造工艺验证。
McClain[6]以聚丁二烯丙烯酸聚氨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双酰基膦氧化物(BAPO)作为光敏粘合剂体系,Al含量为0-20%,固含量85%的光固化推进剂配方进行增材制造。通过实验测试不同光强度、Al含量、波长对紫外光固化深度的影响,随着Al含量增加,固化深度降低。在较高的光强度下,20%Al含量的推进剂固化深度为1-2mm,远大于打印层厚度(0.25mm左右)。对15%Al含量推进剂,以逐层固化的方法打印后,层与层之间的界面不明显。低强度下,波长对固化深度影响不显著;高强度下,波长与强度对固化深度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强度占主导地位。研究显示,一定范围组成的推进剂增材制造过程不需要使用高能量紫外光源,基本解决了推进剂药浆透光性差所导致的固化不完全问题。
岳婷[7]采用自制齐聚异戊二烯双锂引发剂,合成双端活性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通过封端改性制备出链端及链中都具有碳-碳双键结构的橡胶,具备紫外光固化特性。研究显示,以丙烯酸酯类活性单体为活性稀释剂,651为光引发剂,光照30s内封端改性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链端丙烯酸酯基碳-碳双键转化率达100%,乙烯基碳碳双键转化率达50%及以上。紫外固化的粘合剂胶片呈现弹性体性质,拉伸强度5.91-12.88MPa,断裂伸长率223%-523%。
张婷婷[8]公布了一种光固化固体推进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含能光敏树脂体系包括含能光敏树脂预聚体60%-80%、光敏树脂活性稀释剂10%-30%、光引发剂1%-6%、助剂1%-5%、氧化剂57%-68%和金属燃烧剂13%-18%。光固化固体推进剂浆料通过立体光固化3D打印成型技术可制备出尺寸精度高、致密度高、力学性能好的固体推进剂制品。
崔敏[9]运用聚酯PBA、IPDI、BDO、HEA原料合成了UV固化PUA,将PUA树脂与代料按照25:75混合制备出推进剂代料药浆,代料药浆固化物具有delta;ge;0.53MPa,εge;85%的力学性能,固化速度30s,固化收缩率5.12%,并初步实现了固含量75%代料药浆的3D打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