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纳米材料是结构单元尺寸介于1nm~100nm的材料,如零维的纳米粒子、一维的纳米线、二维的纳米膜[1]。纳米材料因其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显示出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化学和生物性能[2],不仅在高科技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研究人员尝试将纳米材料技术应用于强化传热领域,探索新一代高效传热及冷却技术。1995年,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Choi[3]等率先提出纳米流体的概念,即将金属或非金属纳米颗粒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分散到液体介质(基液)中所形成的稳定悬浮液。并与Eastman[4]等实验发现,在水基液中添加氧化铜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比水基液提高60%以上,强化传热效果显著。纳米流体具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随着当今社会不断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资源短缺等问日益严重。为解决能源短缺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期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最近几十年低成本、高容量、寿命长的储能设备例如电池就成为了研究热点。可充碱锰电池与普通的锌锰电池相比,具有诸多优点[1]:容量高,约是普通锌锰电池的5-7倍;适合大电流放电,放电曲线平稳;耐漏性能良好,不容易造成电子器具的损坏;贮存期长,是普通锌锰电池的3-7倍;节约资源,原材料利用率比普通锌锰电池提高3倍以上;污染少,不含对人体、环境有害的重金属;低温性能良好,可以在零下10℃左右条件下使用;性能价格比高于同型号的普通锌锰电池。可充碱锰电池的MnO2电极理论容量为308mAh/g,而锌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研究意义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大气碳库的两倍。所以其微小的变化就可以导致大气CO2的浓度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与气候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水稻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土壤中,水稻土是有机碳含量水平较高,当前固碳趋势明显且固碳潜力巨大的特色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下的农业土壤尤其是旱地土壤[1,2]。songetal[3]研究表明其平均碳密度比旱地土壤高9tC/hm2。近20年来,我国水稻土总体上存在总(ToC)有机碳积累的良好趋势[4],在江苏省[5,6]、江南红壤丘陵[7,8,9]等区域有机碳库的增长趋势十分显著。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等活动的不断加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扩展。我国南方水稻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1 研究目的、意义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两茬以上种植同种或同科作物。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也会出现植株长势变弱,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连作障碍[1]。随着人们对特定农作物产品需求的增加,现代农业呈现单一作物大面积种植的特点,造成连作障碍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黄瓜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是设施蔬菜生产中主要的栽培种类,但由于有限的耕地面积与市场周年需求的矛盾,导致黄瓜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造成黄瓜连作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连作引起的土壤理化性状的不良、土壤养分不均衡和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作物减产、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衡量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人工纳米材料(Engineering Nano Materials,ENMs)因具有优越的磁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学、催化、燃料电池、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和医药等领域[1]。近十多年来,人工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有纳米银、富勒烯(Fullerene)、碳纳米管、氧化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等[2];并且,总产量逐年增长,仅美国每年主要的人工纳米材料总产量就达7900-39000吨[3]。随着人工纳米材料在工业、生活、医疗等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环境暴露已不可避免。由于纳米材料生物可给性决定了其环境危害与人体健康风险,因此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4]。1985年Kroto等[5]首次用气相生长法制备出C60晶体。因其分子结构为60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布在一个截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1 引言 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 doped tin dioxide,简称ATO),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浅色透明性、耐候性、稳定性以及低的红外发射率等,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多功能导电材料。锑掺杂二氧化锡(ATO) 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粉体作为抗静电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化纤、造纸、包装及建筑材料等方面,与其它抗静电材料(如石墨、表面活性剂、金属粉)相比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耐候性、热塑性、耐磨性、分散性及安全性等方面。此外,在光电显示器件,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隔热窗及催化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但纳米粒子易团聚,需进行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粒子表面进行处理,使纳米粒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银杏((Ginkgo biloba L.)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仅泰兴种植面积达2.1万hm2。在当地,银杏林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复合经营。然而,由于复合经营系统构成的差异,造成不同模式单位土地面积的土壤、生产力等生态效益差距较大,这严重影响了银杏复合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银杏复合系统土壤肥力研究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土壤碳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组分部分,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银杏复合系统的土壤碳进行研究,为全面评价和推广银杏复合经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 国内外复合系统发展状况(1)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进展农林复合系统是一个包含农、林、牧、副等多种产业的多组分、多层次、多生物种群、多功能、多指标的综合性开放式人工生态经济巨大系统,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就农林复合分类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课题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玻璃幕墙的大规模使用,“光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污染”是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以致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玻璃的反射眩光污染会对人的眼睛及健康造成损害,也会使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同时一些电子屏幕和玻璃橱窗等的反射眩光会大大降低显示和观看效果。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镜框玻璃、展柜玻璃、显示器玻璃、玻璃幕墙及大型广告牌等都未采用防眩玻璃,而我国关于防眩玻璃减反射应用的研究大多用于光学仪器方面,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很少。1因此,一种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广泛应用的防眩玻璃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实际意义和市场潜力。 目前,防眩光技术的实现,大多是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8475 亿吨,最多可维持人类200年的使用;全球总可采石油储量为3万亿桶,随年消耗量的增加,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增大,使石油的可开采量逐年降低;而全球天然气总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最多能够维持人类 80年的使用。而且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仅要求我们节流,节约能源的利用,也更要求我们要开源,寻找一种可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这不仅是我国战略举措,也是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在众多新能源中,因氢能具有资源丰富、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质量比值、环境友好、 燃烧性能好、存储形式多样、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1 YAG荧光粉的概述三价铈掺杂钇铝石榴石粉体(YAG:Ce3 )是研究最早、最成熟的黄色荧光粉。是现在商业用的最主要的黄色荧光粉。1996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将YAG:Ce3 黄色荧光粉涂敷在GaN蓝色LED上制备出白光LED照明用光源,并于1998年推向市场引起业内外人士巨大关注[1-2]。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的荧光粉主要是由YAG:Ce3 传统制备方法高温固相反应法[3-5]制得,由于此方法本身存在煅烧温度高、煅烧时间长、煅烧后团聚现象较严重等缺点。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荧光粉发光性能,目前广泛研究的湿化学方法有:共沉淀法[6-9]、溶胶凝胶法[10-14]、溶剂热法[15-16]等,其合成的纳米YAG:Ce3 荧光粉,由于纳米粉体的表面积相对较大,粉体表面能较高,使材料烧结动力增加,从而使烧结温度降低。对此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