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文献综述网 > 搜索结果

    找到约1854个结果。

    聚苯胺-碳载Pt-Co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 研究背景 1.1 PEMFC简介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依据电化学原理,等温地把存储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电池中电解质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五种。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低温工作、可快速启动、质量轻、污染小等独特优点,成为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的一种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由膜电极(MEA)、密封圈和带有导气通道的流场板组成。MEA中间是一层导电聚合物膜#8212;质子交换膜(PEM),这层膜不仅可以作为电解质传导质子,而且还可以作为电极或催化剂的载体。 目前PEMFC

    花状Ni(OH)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前言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石能源日益减少,例如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的逐渐消耗与枯竭;除此之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也日趋严重,例如 CO2排放导致的气候异常等,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向着开发可再生可持续的洁净能源的方向发展[1]。然而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有其地域性和间歇性等自身特点的限制,为了平衡协调风能和太阳能电站的电力输出,需要开发成本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的储能系统。随着近几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不断对电动车动力电源提出新要求,除此之外,便携电子设备、小型电子器件等在充电速度、续航能力、柔性化、小型化等方面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贮存和回收能量的研发也在进行之中。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

    金属有机骨架负载钯材料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探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能源供给、空气质量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的好坏都成为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其中能源作为驱动现代经济文明不断前进的动力而备受人们所关注。然而,一次性非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危机,同时传统能源的使用也不可避免的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其中包括氮氧化物,硫化物,粉尘以及温室气体等。与绿色生态的愿望相悖,因此人们将重点转移到清洁能源----氢气。氢气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的电解是一种高效且持续的制氢方法。析氢反应(HER)是电解水制氢的关键步骤。为了减少HER所需的能耗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电催化剂的运用至关重要。非贵金属钯的价格

    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土壤生物群落和功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生物入侵在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经济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入侵种广泛地影响本地生物种类,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给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改变土著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同时,由于微生物入侵具有隐蔽性强、变异频率高、潜伏期短和危害严重持久等特点,使得微生物入侵极具破坏性。William指出大多数生物入侵的成功与外来种特性、环境条件和本地生物群落等因素关系密切。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驱动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其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生命体,其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反映土壤生态机制对群落的影响

    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1引言 新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碳量子点自200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逐渐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由于其优良的光学特性、低的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稳定性以及简易的表面调控性,使其在生物成像、离子探针、荧光墨水、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应用。 1.2碳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碳量子点(carbon dots)是最近十多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荧光量子点,作为碳家族的新成员引发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2]。2004年,Xu等人[3]在纯化单壁碳纳米管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碳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即之后被定义为碳量子点的一

    秸秆沟埋还田背景下丛枝菌根真菌对麦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氧化亚氮 (N2O) 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及平流层臭氧破坏者,其增温潜能比CO2 高约300 倍 (Ravishankara et al. 2009)。农田是N2O 最大的排放源,全球大约2/3 的人为N2O 排放来自于农业土壤 (Davidson 2009)。因此,研究农田土壤N2O 排放机制对调控农业生产减排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农艺措施 (如施肥、水分管理等) 及环境条件 (如温度、pH 等) 对N2O 排放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 (Zou et al. 2005;Nosalewicz et al. 2013;van denHeuvel et al. 2011;Liu et al. 2012)。然而,N2O 排放是一系列复杂土壤生态过程的综合效应,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交互影响。目前,对于其调控机制并不清楚,还需深入了解。秸秆还田是农田N2O 排放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措施,秸秆还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包括增强

    玻璃 陶瓷体系低温烧结陶瓷介电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前言 近三十年来,由于用低温共烧陶瓷制作的电子元器件及基板材料具有小而轻,并且高频性能好等特点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已经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PDA 、蓝牙设备及超级电脑等。目前一般认为LTCC 基板材料可分为三类:纯陶瓷,玻璃-陶瓷体系和微晶玻璃体系。玻璃-陶瓷体系是通过添加低软化点玻璃来降低电子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来实现的。由于该体系工艺相对简单,在各项性能的可设计上具有独到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玻璃 陶瓷体系是目前商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类。玻璃主要是为了陶瓷的致密化,这决定了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玻璃 陶瓷体系具有介电常数可调、工艺性能好和介电常数低等优点。这类材料可以实现介电常数可调和系列化发展,但是复合使材料不均匀,

    SnO2掺杂对Ca0.55Sm0.3TiO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制作滤波器,谐振器、介质天线等微波元器件的关键材料#8212;微波介质陶瓷,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个人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微波元器件的尺寸与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为满足现代通信日益微型化的发展要求,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的研制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频率介于红外波和超短波之间(300MHz一300GHz)的电磁波称为微波[1-3].它与普通的电磁波相比优点颇多,如:频率高、可利用频带宽、波长短、穿透力强等[3]。目前,微波技术在军事、国民经济、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应用,并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 5]。 与普通的无线电波相比,微波的频率高,可用频带宽,信息容

    改性珍珠岩对低密度不饱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影响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1、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简介聚酯是指多元醇的羟基和多元羧酸或酸酐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会产生水,使用酸酐生产聚酯反应时缩水量少,较酸少1/2的缩聚水。根据聚合物链上是否有双键,将聚酯分为不饱和聚酯和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指不饱和聚酯和含有双键的小分子(交联单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具有一定的粘度。使用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不饱和聚酯链上的双键与交联单体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交联成具有一定硬度形状的固体,经过一定的时间条件形成具有使用性能的材料[1~3]。常用的饱和二元酸有苯酐(用于典型树脂中)、间苯二甲酸(用于胶衣树脂中)、对苯二甲酸(主链上引入苯环可提高拉伸强度)、四氢苯酐(能有效改善表面发粘)、氯茵酸

    负载叶黄素的谷物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叶黄素是一种无法由人体自身合成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因其能够预防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老年性视网膜黄斑性病变等疾病[1]而受到研究者关注。因为叶黄素易受光照、高温和氧气的影响,所以需要避光、低温、密封保存。叶黄素被氧化降解后形成β-紫罗兰醇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氧化产物,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功效。由于叶黄素的不稳定性和水不溶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食品、药品、饲料等领域的应用[2]。纳米粒子为粒径在10-1000 nm范围内的颗粒分散体或固体颗粒,基于生物聚合物的纳米粒子近年来作为生物活性成分的递送系统,具有可再生性、无毒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的优势。蛋白质和多糖是食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聚合物,通常用于生产食品级纳米粒子。与单独的蛋白质

联系我们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