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锌离子电池是近两年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二次水系电池,其发展受制于正极材料。本课题拟研究聚吡咯与聚苯胺用作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首先采用溶液相法制备得到聚吡咯与聚苯胺,再将其与聚偏氟乙烯和导电炭黑混合制成浆料,涂覆在钛箔上,经压片机和切片机处理后制得工作电极;将工作电极作为正极、锌箔作为负极、锌盐水溶液作为电解液组装进扣式电池,测试电池的性能。调控电解液的组成,以期优化电池的性能,对于开发高性能的锌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1. 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具有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的优点。同时,二氧化锰有锰的可变价态和突出的离子存储性能[2-4],近来作为电极材料在新型锌离子电池等化学电源上有突出的性能[5-7]。 在电池反应中,二氧化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由于修剪等绿化维护所产生的剩余物量逐年攀升。目前在城市管理中,绿化剩余物主要作为城市固体垃圾进行处理,浪费严重,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绿化废弃物的高效、经济、资源化利用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内容。修剪废弃物是城市绿化废弃物的主要种类,作为一种有机物料,将其加工成生物质炭并用于城市绿地土壤改良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同时生成的生物炭由于其碳的形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碳汇的效应。然而,在进行生物质炭制备的过程中,植物材料在理化性状和养分特征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原始的植物资材相比,其所制成的生物炭在土壤改良以及碳汇效应方面的效果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土壤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土壤碳汇和温室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 石墨烯导电油墨在柔性基材上的直写及喷墨打印技术是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作为喷墨打印的基材,PI薄膜的研究较少;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导电油墨,书写在经过不同时间的等离子处理的PI薄膜上,研究直写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得到最佳的直写状态,这有望将石墨烯导电油墨更好得应用于印刷电子产品的制备中。 研究的意义:纳米纤维素是指直径在1~100 nm,具有一定长径比,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纳米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素不仅具有天然纤维素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特性,还具有大比表面积、高亲水性、高透明性、高强度、高杨氏模量、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为其形成各种功能性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其在造纸、食品工业、复合材料、电子产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纳米纤维素的制备、结
全文总字数:3987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1)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同时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的情况下,利用环保且具有较强还原能力的抗坏血酸对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还原(2)利用一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即ADA,在DMF中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3)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纯聚乳酸、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乳酸、12-氨基十二酸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乳酸三种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和改性石墨烯含量在0.2%wt时对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拉伸性能、阻光性和阻水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石墨烯对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增强机理。2.研究的意义近几十年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随之许多绿色环保产品纷纷面世,人们研制出各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树脂和纤维,聚乳酸(PLA)就是其中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
全文总字数:3986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选题的目的: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以植物油为原料用于聚合物的合成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植物油除了可再生外还有供应范围广泛、价格低廉和可生物降解等许多优点,表现出作为生产高分子材料的替代资源的巨大潜力。经过化学改性,植物油就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大豆油是一种不饱和的三脂肪酸甘油酯,其脂肪酸组分主要包括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一分子大豆油大约含4.5个双键。通过环氧化在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链上引入环氧基,得到环氧大豆油。每100 g环氧大豆油中环氧乙烷基中氧的含量称为环氧值。环氧大豆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增塑剂,具有相容性好、挥发性小、无毒等特点,可赋予制品良好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水性以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土地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生态环境中影响力最大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农林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近年来,因为人类在全世界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造成了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然后就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土壤肥力和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导致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所以解决水土流失刻不容缓,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就要研究径流与产沙的问题,深入研究径流与产沙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大,历史上长期受人为强度干扰,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洪涝灾害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安徽皖江流域为长江重要支流,岳西河为皖江流域源头之一。揭示河流泥沙输出变异规律对于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具有重要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及意义 磨损是机械零部件三大失效原因(即断裂、腐蚀与磨损)之一,冲蚀作为常见磨损形式的一种,在蒸汽轮机、管道、离心式压缩机、离心风机等流体机械运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机械零部件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机械故障失效,是在流体零件生产时必要考虑的一项因素。在20世纪40年代,第一篇系统阐述冲蚀现象的文献的发表引起了科研者对冲蚀现象的关注与重视,各国科研者从此开始对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1]。目前,一些优质的复合材料、先进的表面涂层技术或热处理技术均被应用在这些零件表面的抗冲蚀性能上,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寻找更好的抗冲蚀涂层成为了现在研究的热点。 冲蚀是一种固体微观颗粒冲击零件造成其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固体颗
全文总字数:4339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湿地是全球的重要碳汇,其碳储量约占世界土壤有机碳总量的20%~25%,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贡献。滨海滩涂的开发利用会极大地改变湿地碳循环的路径与模式。从大尺度来讲,这一改变会显著改变全球碳收支过程与平衡,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从小尺度来讲,滩涂土壤围垦过程中的有机碳变化过程也是滩涂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对于区域粮食生产、农户行为偏好与决策有重 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众所周知,土壤碳循环过程也具有极强的变异性,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因子的干扰。而人类围垦行为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短期内发生快速转变,由自然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向农林业生态系统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滩涂物理化学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改变原有土壤碳循环的路径和模式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1研究的背景 我国高速发展的当下,铅是许多行业都需要的重要资源之一,铅及其他重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蓄电池工业、玻璃制造业、相关企业产生的”三废”,燃料油与燃料煤的燃烧废气、各类涂料厂等[1]。其中,蓄电池行业是消费大户,年用铅量大于60万t,占总消费量的80 %左右[2];煤电行业向大气所排放的铅含量占燃煤中含铅总量的3.72%[3]。 各行各业所产出的含铅废水废气,通过直接排入河流、大气沉降和物质循环等方式进入人体[4]。铅被人体器官摄取后,将抑制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功能,危害人体中枢神经,造成精神混乱、呆滞,生殖功能障碍、贫血、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且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大,会影响其智商和正常发育[5]。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缺乏,铅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不容小觑。正常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地球上的铂含量十分有限,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大规模使用起到严重的制约,所以开发高催化活性且稳定的铂催化剂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极大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做的是关于催化剂改性的研究,以期改进铂催化剂较为昂贵以及效率较低不利于商用的问题一、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现状Pt基催化剂属于非常理想的催化材料。但是,氢燃料中存在以下问题:阳极上CO等杂质容易导致催化剂中毒,从而导致阴极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降低。为了降低燃电池的制作成本、提高催化性能,学者们已经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二元合金催化剂PtM、核壳型催化剂等。虽然这些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还是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工业化生产。最近几年,非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