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自然是每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同时土壤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等基本生活资料;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就很难再修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不仅对耕地与农产品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还直接损害了民众身体健康。如何在技术上加以突破来提高和完善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已然成为研究课题,例如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 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及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徐明岗等,2006)。土壤肥力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提升土壤肥力,关键在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能为植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供能源和营养元素,且对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质量影响重大,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Galantinia and Rosell, 2006)。关于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开展了(Kalbitz et al, 2000),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其组成成分以及演变规律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Baldocontrol and Skjemstad, 2000; Schmidt-Rohr et al, 2004)。国内外很多长期定位试验的结果都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刘恩科等,20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锂的概述1.1锂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近十几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锂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核能、玻璃、医药、冶金、电池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它不仅在我们第二产业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与我们生活日用都有密切的关系。锂化合物作为电池材料,特别为负极材料时,其电学性能优异,具有电负性低、电化学当量高、电化学活性好、电阻低等特点。这样使锂电池成为比能量最高的化学电池,而且其循环稳定性好[3]。锂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清洁高效而且又小体积的储电设备,被称为绿色能源,在空间站建设、航空航天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同时随着电动车、电子产品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锂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根据智利锂公司年报的数据显示[4],锂电池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1 前言 随着现代微波电子技术与雷达的飞速发展,微波信息对人类生活的优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人们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也日益增多,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继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电磁波污染成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又一大公害[1],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一些无线通信发射站与广播电视台被四周居民区所包围,局部居民生活区形成强场区;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迅速,城市高层建筑上架起众多的移动通信发射站,这些电磁辐射源虽然功率不大,但在市区分布广泛,使市区高空电磁场增强;随着城市用电量增加及电网改造工程实施,高压变电站进入城市中心区;城市交通运输(汽车、电车、地铁、轻轨等)迅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一.课题背景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具有纳米材料的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是理想的无机纳米材料。但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大量的羟基,亲水性极强,不利于其在有机溶剂中分散,即不易于有机基团结合,无法表现其在纳米级下的优点,所以需要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改性方法为用其他基团同表面的羟基和不饱和键反应,减少表面羟基的影响,提高纳米二氧化硅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1]。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应用前景广阔。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生物医学上可应用于血管追踪技术,建立示踪模型[2];在橡胶行业应用,其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与橡胶的相容性提高,团聚减弱,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和热导率[3];在涂料行业,其能提高涂料的防水、防腐蚀的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纳米概念包括尺度与效应两个方面,在临界尺度下,材料的性能会产生突变。氧化镍是一种典型的p型半导体,具有良好的热敏和气敏等特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性材料。随着纳米氧化镍的超细化,其表面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了独特改变,导致产生了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使纳米氧化镍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电学性能等。基于这一系列优异特性,纳米氧化镍常用作催化剂、传感器和电池电极材料。纳米粒子由于界面占有相当大的成分,其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十分显著,表现出新的光、电、磁性质和化学性质,因而在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催化、磁性材料、精细陶瓷材料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由于纳米制备技术的出现,又赋予了氧化镍更多的奇异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能源问题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十分关键的问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能源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的化石能源蒸汽机到如今利用电能、光能、潮汐能等,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低效高污染到高效且环境友好,也体现了当今人类的价值观念的变化。电能应用广泛,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清洁、高效且未来取代化石能源的可行选择。为了推动电能的进一步运用,尤其是解决电能在长距离运输中的损耗问题,推动安全、高效、可重复利用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比较常见的电池有锌锰电池、铅蓄电池等,但它们也存在着诸多缺点,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如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不可重复使用的缺点让其无法广泛应用,铅蓄电池则体积大,污染高,不适合应用在各种便携式设备之中。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选题背景 微纳米颗粒材料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应用需要在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其它材料以得到特殊的颗粒性质[1]。微纳米颗粒材料表面包覆方法现在主要分为气相法、液相法等,具体包括溶胶-凝胶法、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2,3]。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些缺点,例如保形性差、不能精确控制膜厚、容易产生大尺度聚合等。原子层沉积技术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一种,它通过将不同前驱体气体轮流地送至基底表面, 在其表面发生自限制性反应, 将物质以单原子膜的形式一层一层沉积在基底表面[4,5,6]。它克服了其它包覆方法的许多缺点,可以精确控制膜厚、进行均匀涂覆等,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颗粒表面包覆的应用中[7]。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原子层沉积在颗粒表面的包覆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1.1 染料敏化电池的研究背景由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其中太阳能因具有储量巨大、清洁、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必将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之一。1991年,Gr~tzel用多孔纳米结构的Ti02薄膜作电极并在上面吸附染料敏化剂,成功制备出效率为7.1 的太阳能电池[1],这种太阳能电池称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DsSC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因而迅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化效率已达到12%以上[2]1.2 染料敏化电池的特点DSC与传统的太阳电池相比有以下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1引言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纳米技术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金属纳米氧化物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纳米结构材料因为其结构独特产生许多优异的性能,被大规模应用于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化妆品、除草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阻燃剂、储存和可控释放、在药物输送、抗微生物材料、自修复聚合物以及再生医学等领域。[1] 同时金属纳米氧化物因其高比表面积所表现出的高溶解性,高活性和强吸附性使得其在水处理上取得技术突破。近些年来有许多调查研究表明,有大量金属纳米氧化废物随工业生产、运输与日常生活排入污水处理厂或者自然水体中。根据现有研究实验表明这些被排放的金属纳米氧化物能够引发生物毒性机制,金属纳米氧化物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