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 引言 材料作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材料科学的发展会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往往成为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志。陶瓷材料作为材料大家族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从传统陶瓷到高技术陶瓷的两次重大飞跃。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光纤通讯、航空航天和生物工程等新兴技术的诞生,科技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世界性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一些战略性材料日益枯竭,于是,世界各国开始寻找性能优异的新材料。高技术陶瓷就在这种形势下以其特异的结构功能脱颖而出,勃然兴起[1]。所谓高技术陶瓷(亦称特种陶瓷、精细陶瓷及高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手性材料是一种具有内在反演对称结构的材料,其具有众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包括圆二色性、圆偏振光致发光、非线性光学、铁电性和自旋电子学等。卤素钙钛矿由于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特别在太阳能电池中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最近的研究表明,手性可以从手性有机配体转移到卤化物钙钛矿中,从而使得钙钛矿本身具备手性的特征,这为设计下一代光电和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李德慧教授课题组对近年来手性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与物理性能进行总结,并提出手型钙钛矿未来的研究方向。1 手性钙钛矿研究综述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别为直接合成法和手性配体协助法。其中直接合成法是在钙钛矿的合成过程中,利用手性胺配体取代无机一价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1 前言随着21世纪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压电材料是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电、磁、声、光、热、湿、气、力等功能转换器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压电陶瓷材料在电子功能材料领域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传统压电陶瓷主要是以含铅的锆钛酸铅(PZT)材料为主,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铅(60~70 %以上)。而铅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后的处理过程中,都会给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所以这些铅基铁电材料目前正面临着全球性的限制。近年来,无铅钙钛矿铁电材料因其良好的电性能,如钛酸钡(BaTiO3),铌酸钾钠(KxNa1-xNbO3),钛酸铋钠(BixNa1-xTiO3),以及这些体系之间的二元或三元固体,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1-4]。研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目的及意义 二氧化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比如高熔点(2700℃)和高沸点、导热系数小、热膨胀系数大、耐高温、耐磨性能好、抗蚀性能优良等。纳米级二氧化锆因具有某些独特性能,如常温下为绝缘体,高温下则具有导电性、敏感性、增韧性等,而有许多用途。它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注入陶瓷颜料、工程陶瓷、宝石业、压电元件、离子交换器以及固体电解质等。二氧化锆也是唯一同时具有酸性、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金属氧化物,而且它还是p-型半导体,易于产生氧空穴;作为催化剂载体,可和活性组分产生相互作用,因此由二氧化锆作载体的催化剂显示出相当可观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水热法操作简单、组成以及纯度可控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石墨相氮化碳(g-C3N4,)自2009年首次被发现在可见光下卓越的产氢性能以来,便作为一种非金属催化剂迅速成为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研究热点。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两大难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由于其能耗低、操作方便、环境友好性,在降解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水净化的先进处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石墨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催化剂,不仅具有无金属半导体电子结构,可调的光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而且成本低,高化学稳定性,且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可承受性而受到关注。因此本实验探索了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合成氮化碳材料,原料为原始氮化碳和碱剥离后的氮化碳,探究醇钠剥离的氮化碳材料相对体相氮化碳材料的微观结构有何改变,比
全文总字数:3618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1.木塑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因废弃资源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世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是木材和石油资源的替代品,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3.荻草是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是一种多用途草,可以用于环境保护、纸浆造纸、生物质能源、替代木材和塑料制品、纺织和药用。因此,荻草是开发价值很高的重要植物资源,在我国早已广泛栽植利用。荻草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从最早将植物纤维制成粉末状作为填充物加入到塑料中开始,人类利用植物纤维与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木塑复合材料的探索开始于1907年,并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杨树(Populus)是一个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且与人民经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树种之一。当今世界发展杨树快的国家,正是工业化正在兴起的国家。这就是说,杨树在这些木材短缺的国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意大利杨树人工林面积仅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 2.5%,却提供了该国近1/2 的年木材采伐量.杨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易于更新的特点,是世界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通过研究获得杨树无性系合适的栽培密度,弄清杨树生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提高杨树人工林生产率和保持杨树人工林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体上,国内外杨树栽培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适地适无性系,密度控制,施肥技术,种植技术,整地技术,杂草控制及萌芽产等技术来提高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风沙化土地在中国面积分布较大,仅华北平原风沙化土地分布面积达到25,800 km2。由于其质地较轻,漏水漏肥现象严重,土壤肥力较低。提高风沙化土地肥力,增加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污泥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物质,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将污泥进行炭化处理,可消除污泥中有害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置,为城市污泥的农业利用提供保障。研究发现,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固碳和土壤肥力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其对风沙化土地这种非酸性土壤碳排放及肥力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材料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热解产生的一类含碳量较高的高度芳香化物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纳米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纳米二氧化钛(TiO)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同时拥有良好的吸收、抗菌和抗紫外能力,已作为填料应用于多种聚合物中,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韧性、力学性能、抗老化能力和调控降解速率等,因而常被看作一种理想的填料。淀粉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和可再生的天然大分子材料,在本次研究中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纳米二氧化钛使用效果来说,主要是分散问题,本文试图利用淀粉制备出孔隙丰富的凝胶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的基材,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到淀粉基材中,利用两者协同作用提高其催化作用。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这种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多功能化。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综合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们国内有机氯农药和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有机氯农药具有广谱和廉价的特性,在我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因此逐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风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急需进行有效的修复,并研究高效、快速和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从而确保其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是安全的。 在修复污染土壤中,零价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反应活性,能够处理多种有机污染物,但在应用中易出现自身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的缺陷,导致其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降低。为了解决此问题选择生物炭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增大其分散性,从而更好地强化微生物降解土壤中DDT。 本研究选择DDT为研究对象,考察生物炭负载零价铁对DDT的去除效果,研究反应体系中DDT的初始浓度、生物炭的种类、生物炭负载零价铁的投加量、土壤理化性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