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全文总字数:5869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我国的矿业产业每年产生大量的矿渣,矿渣由于其本身具有潜在活性,被广泛用于水泥混凝土行业中。矿渣能够有效降熟料的使用,节约成本;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高,早期水化加快,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同时矿渣又有微集料的作用,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表明矿粉比表面积达一定要求时,其潜在活性才会显著激发出来,但在粉磨上,熟料比矿渣要易于粉磨助磨剂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易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降低颗粒表面能从而防止新生裂纹的重新闭合,提高颗粒的易碎性,促进裂纹的生成效率,同时还可以中和断裂界面电荷,阻止物料的团聚。目前国内对于水泥助磨剂的研究已经完善,但对于矿渣助磨剂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对新型矿渣助磨剂的研究有迫切需求。目前矿渣助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引文 电子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除,会严重影响电器的运行速度、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电器的使用寿命。填充型导热聚合物由于其高的机械强度、极佳的导热性、杰出的耐腐蚀性、易加工性和较好的耐水性,在电子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苯乙烯拥有很多杰出的性能,如:高电绝缘性、很好的透光率以及杰出的耐水性和化学稳定性[1][2][3]。但是聚苯乙烯的导热性很差,其热导率只有0.189W/(m#61598;K)[4],因此限制了其在导热领域的应用。现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填充导热填料到聚合物基体中,如:氧化石墨烯、氮化铝、多层碳纳米管、石墨、碳化硅和氮化硼 [5]~[13]。无机导热填料的引入会显著影响聚合物的电阻及电击穿强度,填料的形状,填料的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发展历程 目前每年世界的水泥产量大概有1.6亿万吨,研磨过程中几乎要消耗世界电力的2%。熟料粉磨步骤中需要生产一吨的水泥窑消耗三分之一的电力。这指的是在平均功耗为57千瓦/吨[19]的特定值以及特定每吨排放9.1kg CO2的发电量[20]。 20 世纪30 年代,水泥工业生产中就己经开始使用助磨剂。当时的专利记载:为提高水泥系列产品的抗水性、提高早期强度和水泥的加工性而试验和使用了矿物油、动物油及石油裂化残渣制成的粉末状混合物,并配合盐酸或氯化钙、石灰或其他含钙物质,以具有惰性和吸附性的矿物质作载体。这些外加剂大大提高了水泥系列产品的防水性和加工性。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Goddard以树脂作为助磨剂首先取得了专利。随后人们又先后试验了醋酸、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献综述 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被及时导出,则会导致电子器件的运行速度和使用寿命严重受损,因此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成了目前微电子工业的一大挑战。金属的热扩散系数相比于高分子材料要高许多,但其导电、电磁屏蔽及易腐蚀等性能限制了其在电子封装领域的运用。相比之下,高分子材料绝缘隔热,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加工成本低及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倘若添加合适的填料,使高分子材料在保持其固有优势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导热能力,将有效地解决电子器件的封装问题。 比较传统的制备导热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是直接将导热填料与高分子基体共混,这种方法往往要求填料的用量很高,而较大的用量又会影响高分子材料的固有性能,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纳米材料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众多领域中,广大材料领域的工作者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21世纪的热点领域之一。其中对以金、银、铜为代表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尤为突出,纳米银因为其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大量关注。 银纳米材料是具有立方面心结构的纳米材料,因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在催化剂、电子、信息存储及光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1-3]。随着人们对它的深入了解,科学家发现其性能与它的纳米结晶形态有紧密的关联。 目前,人们所知的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又可分为微波辅助法、激光消融法、超声波辅助还原法、和磁控溅射法等;化学方法又可分为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我们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对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形成与控制的研究中,火焰内部颗粒物控制已经随着科学研究以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而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在众多可吸入颗粒物当中,碳烟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颗粒[1]。发展碳烟检测技术,对于碳烟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和碳烟模型的检验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取样分析法可以取得足够量的燃烧产物,通过结合质谱、粒径分析仪、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实现针对燃烧产物的定性、定量研究,目前取样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颗粒物检测和实验室火焰燃烧产物分析。其中的取样方法在实验室火焰研究中主要有热泳探针取样和毛细管取等方法[3]。 燃烧器在同一条轴线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引言 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清洁高效的发电电源,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理想电源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1]。在等温条件下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无噪声、无污染、无腐蚀、工作温度低、冷启动快、寿命长和比功率高等优点[2],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量的研究表明[3],通过过渡金属与铂形成合金Pt-M(M:Co,Cu ,Fe ,Ni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并且有效提高铂的利用率。目前PEMFC使用的催化剂大多数是以活性炭、碳黑以及石墨等材料为载体的Pt催化剂,减少了Pt的用量,提高了Pt的利用率,而且将Pt分散于不同的载体中制成复合电极材料,是提高Pt催化剂利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一、毕业设计内容 1、使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2、对两种方法制备的磁性粒子进行表征比较。 3、用姜黄素与磁性粒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结合。 4、选择最优的实验条件,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复合磁性粒子。 5、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磁性粒子进行释放度以及沉积部位考查比较。二、毕业设计意义磁性纳米粒子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靶向给药载体,是由磁性纳米粒子与各种高分子载体材料结合而成。此载体可避免被吞噬细胞吞噬,而且具有强磁性,可以在体外磁场引导下,选择性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利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制备多孔载药磁性复合粒子,通过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进料速度、出风速度等几个喷雾干燥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以正交试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内容见附件】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⑴。它具有高电导、高热导、高硬度和高强度等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⑵。但是石墨烯由于强大的范德华力具有疏水性和易团聚的特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氧化石墨烯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简单的浸泡方法,将钼磷酸与不同氧化度的氧化石墨烯制作成复合材料。利用GCD,CV等电化学表征技术,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测试,研究不同浸泡时间对对GO/PMO复合材料分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是石墨烯的氧化物,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但在每一层的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献综述一、前言现代化的进程即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工业技术革命使人们生活的质量大大改善,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所制造的问题如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空气与水资源严重污染等同样不可忽视。正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所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与使用总是致力于解决出现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节能与储能设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一代电动汽车与混动汽车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能源汽车,而作为其动力来源,可充电的锌-空气电池由于高理论值能量密度与使用中并不产生空气污染,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由氧析出反应(OER)过程与氧还原反应(ORR)过程得以实现[1,2]。OER过程存在较高的过电位,影响了电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