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854个结果。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近年来,生物矿化受到化学、物理、生物以及材料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生物矿化是指由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调控生成无机矿物的过程,是生物在特定的部位,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生物有机物质的控制或影响下,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固相矿物的作用。生物矿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物体代谢产物直接与细胞内、外阳离子形成矿物质,如某些藻类的细胞间文石。另一种是代谢产物在细胞干预下,在胞外基质的指导下形成生物矿物,如牙齿、骨骼中羟基磷灰石的形成。生物矿化的类型包括控制矿化和诱导矿化。生物诱导的矿化主要指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矿化过程。这种矿化作用由于不在严格的生物细胞控制之下,形成的矿物晶体与无机沉淀矿物类似,该形式在原核生物和真菌中比较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使得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的能源转换技术,如金属-空气电池、电解水装置和金属-水电池[1,2]。在这些化学能转换装置中,主要的电化学反应,特别是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总是决定着器件的整体效率[3–5]。贵金属基电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这些贵金属储备低、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6]。为此,人们在以地球上储量丰富的元素来设计和制备高活性电催化材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7]。 近年来,涉及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磷化物和硫族化物等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以提高电催化性能[8]。其中,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特别是铁磷化物,因其理想的电子性能、优异的催化活性和低廉的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9–12]。金属磷化物的高HER活性很大程度上归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1.研究背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臭氧、光化学烟雾和次生气溶胶的前体,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苯和甲苯,由于其有毒、恶臭、致突变和致癌性,对人体危害特别大。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雾霾污染异常严重且持续存在。严格控制VOC排放可能是缓解雾霾污染的有效措施。到2020年,中国的VOC排放量预计将比2005年增加49%。VOCs的人为来源包括不同的人类活动,如交通运输、许多工厂或工业过程,包括化学、发电厂和制药厂、加油站、石油炼制、印刷、制鞋、食品加工、汽车、家具和纺织制造业。VOCS也是室内空气中含量最丰富、危害最大的化学污染物。其中室内来源、溶剂、胶水、绝缘材料及烹饪和吸烟等被认为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主要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前言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表面每秒钟接受到的太阳能为1.75x1017 J[1],太阳巨大能量提供给了自然界一切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界中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更是减少了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强烈的太阳能福射会造成建筑物、工业设备等表面温度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在大多西方国家中,喷淋装置、空调、风扇和冷气机等制冷设备的能耗,占全年总能耗的20%以上[2-4]。因此为了降低建筑物、工业设备等表面温度,反射隔热材料应运而生。 国内有关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筛选导热系数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1.1粘土分类介绍及理化性质结构特点1.1.1粘土的分类粘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非金属矿物,包括高岭石族,蒙脱石族,伊利石族等,种类繁多。而用于介孔材料的制备大多采用天然粘土、水滑石、锂蒙脱土等。粘土的结构特点Si -O 结构层状骨骼,按夹在它们之间的离子种类形成各种层状结构,并沿C 轴重叠,具有巨大的残缺表面,层间结合力弱,并存在着层内结构不饱和填充与扭曲等[1]。1.1.2自然粘土的结构特征自然粘土是由两层成四面体配位的原子绕一层成八面体配位的原子而得的片状硅酸盐。用水湿润后具有可塑性,在较小压力下可以变形并能长久保持原状,而且比表面积大,颗粒上带有负电性,因此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具有与其他阳离子交换的能力[2]。因此可以吸水溶胀,溶胀后层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概述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使它们重新排列组合, 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高技术学科,它的发展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次[1]。纳米科技和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前沿的两大学科,纳米技术的介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人体内所发生的生命活动或生物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2]。而体内的酶大多不是自由状态存在,它们或是溶解于细胞质中,或是与各种膜结构结合在一起,或是位于细胞内其他结构的特定位置上,发挥其独特的生物催化性能。因此,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组装酶,体外模拟生命活动,研究酶生物催化行为,构建以酶为基础的纳米生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中位年龄的增加和交通事故、疾病等造成的人体骨组织缺损、骨丢失、骨折以及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 2]。骨缺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其中由于骨缺损存在一个自修复率,而这个自修复率主要取决于其缺损的临界尺寸(CSBD),超过后不能完全自发愈合。因此需要来进行骨修复[2, 3],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定制骨支架,自体移植代表了修复骨缺损的黄金标准,但是在需要移植的骨的数量是很大或者骨的质量不合格(骨质疏松患者)时存在着问题,异体移植是使用取自尸体(同源)或动物(异种)的骨头,这涉及一系列风险,包括包括免疫排斥;重塑过程中的改变;灭菌过程对移植物的不利影响。此外,自体移植物和异体移植物都不容易被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简称 TC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既具有高的透明度,也具有高的电导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平面显示、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它光电器件领域。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都是n型导电材料,如TiO2、ZnO等;而p 型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而且p型TCO导电性与n型相差甚远(通常电导率低3~4个数量级),无法实现具有良好性能的全透明 p-n结,难以实现以 p-n 为基本结构的器件的实际应用。p型TCO的相对匮乏严重制约了透明氧化物半导体相关器件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研究制备新型的p型TCO材料成为目前拓展透明导电氧化物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p型TCO材料的研究开发将使全透明 p-n 结以及相应的半导体器件的实现成为可能,同时也带来大量值得探索的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摘要:光电化学产氢器件的核心是光催化剂,其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决定了器件产氢的性能。相比于传统的纳米半导体和光敏剂,纳米三元量子点具有结构易调、光稳定性好、接受光激发范围宽等特点,及其有望成为器件的理想光催化剂。本课题通过制备一种新型三元合金量子点纳米光催化剂,结合空穴接受体材料以及共催化剂,从而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光电化学产氢器件。关键词:三元量子点 CdTeS光电化学产氢器件1项目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当务之急。氢气是一种最为清洁的能源,其热值高、环境友好、运输方便,且燃烧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地球上水和光能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献综述 一. 3D打印技术背景 1.1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材料累加为基本特征,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以直接制造制品为目标的快速制造技术,不仅被誉为制造业的一场革新,更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3D打印这一思想首先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现代3D打印技术的标志是首台”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成型机”的出现,而”3D打印技术”这个概念的是在1992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ima和Saches等首次提出,至此,3D打印才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该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鞋类制造、建筑、工程和施工、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武器制造、生物工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巨大潜力。 1.2 3D打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