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麻栎纯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水土流失是各种生态问题的集中反映, 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以及贫困加剧的根源。中国水土流失历史久、面积广、程度烈、危害深,举世罕见,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被称为我国的头号 环境问题。据环保部发布的 《 2011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及水利部的 《 2009 年全国水土保持公报》 ,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 km 2,占国土总面积的37.2%。目前,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有许多措施, 其中生物措施尤其植被利用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治理, 我国人工林面积已接近世界的 1/3, 居世界首位,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仍为356.92万km 2 ,与多年前水土流失面积相接近。然而, 我国传统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主要以单一指标-------植被覆盖度(森林为森林覆盖率)为主。许多研究工作表明, 仅以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指标, 并不能完全反映各种植被状况的水土保持功能性差异 。因此, 开展植被结构指标在水土保持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对水土流失的监测、 侵蚀土壤的植被恢复评价、 水土保持规划管理和学科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目前关于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做了很多,比如不同土壤层次土壤含水率对降雨响应表现出随降雨量不同差异显著;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 降雨强度以及空气湿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枯落物层的现存量与林分的生长状况相关, 而枯落物层与林分的发育直接相关,林分的健康生长能增加枯落物层的现存量, 同时也受当地气候及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但是关于某一种林分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紫金山麻栎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和室内实验,对麻栎林的水文功能以及林下土壤的抗蚀能力和水文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出详细的水土保持工能评价。这对苏南丘陵区的森林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文过程的研究作为森林水文研究的一个重要体系(王佑民,2000),经常被学者当作研究森林水文的方法。森林植被的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3个作用层次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就是森林水文效应的自上而下的完整水文过程。这3个作用层次有时会被完整的进行研究(王新平,2004),有时会就一个层次或者两个层次组合进行研究(范世香,2000)。得益于林冠层和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持,使得到达地面的雨量及速度都减小。降水在土壤层分成了地表径流、壤中水和地下水几部分。这样完成了垂直方向上的森林水文过程。

1.1冠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

以紫金山麻栎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基础上,基于凋落物层和土壤层两个作用层研究了纯种林的水文功能和保土功能,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十几项指标,运用spss、matlab等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对水土保持功能做出定量的评价。

2、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从林冠层水文研究、枯落层水文研究、土壤水文研究等种植麻栎纯林为苏南区的水土保持效应提供良好的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