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家教育改革在持续的进行中,就有关中学教科书方面的比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成果比较多。有关学术论文方面,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主要从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对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教科书的比较这三方面。
从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来看,对于同一版本教科书的比较有:从选取某一具体内容的比较有:河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冀霞的《高中新旧教科书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比较研究》,文章以“辛亥革命”为例,比较新旧教科书在同一内容的编写上的不同,包括其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描述、评价等方面的不同;西北师范大学汪永臻的硕士论文《2003年版与1992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比较研究》;于飞燕的硕士学位论文《高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对人教版不同年代的比较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夏红春的毕业论文《对人教社在2003年版、2007年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基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黎昕的硕士论文《93年人教版与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对教科书的结构体系的比较有东北师范大学张静的硕士论文《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中专题体系研究》。对教科书插图的比较有:华中师范大学柳静的硕士《教科书插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必修II为例》。
对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有:从选取某一具体内容的比较有:华中师范大学杨枫的硕士学位论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初探》,。以“王安石变法”以课为例,对新课程下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王安石变法》一课进行研读和比较;郝京华硕士毕业论文《高中新课标历史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评析》,基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对四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对编排体系的比较有:陕西师范大学姚鑫的硕士论文《新旧高中历史教材对比与教学分析--以人教版和岳麓版秦朝部分为例》,总体上分析了通史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的差别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教师在新课堂中应该怎么把通史与专题融会贯通,以秦朝相关内容为例具体进行比较分析了旧人教、新人教、岳麓版三本教材,从对书本内容的比较出发进行教学分析。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方式的比较有:湖南师范大学石鸥老师的学生赵自明的硕士论文《对人教版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比较研究》。对课后习题的比较有:程春音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文章《北师、华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古代史内容为例》。对插图的比较有:陈泽萍发表在《课程教育研究》上的文章《高中历史人教版与岳麓版的插图比较——以专题二为例》;支小勇、刘美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文章《高中历史教科书插图研究——以人教、人民、岳麓版教材相关章节为中心》。。比较系统对各个方面的比较有:李荣萍的硕士论文《北师、华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之(一)》。
就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而言,对同一版本的比较有:从选取某一具体内容的比较有:鲁东大学丁于彤硕士论文《改革开放前后初中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史内容的演变研究--以人教版为例》。对人教版不同年代的比较有:云南师范大学刘会琼的硕士论文《人教社1992版和2001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中国历史为例》;燕慧发表在《教学研究》上的文章《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继承与创新——人教社2001版与1992版初中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的比较研究》。对设计结构与总体理念:扬州大学胡军校的硕士论文《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比较》。对教材编写的比较有: 田海林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近代史部分与教材编写问题略论》。比较系统对各个方面的比较有:河北师范大学张颖的硕士论文《人教社1979年版与2006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比研究--以中国近代史部分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田静的硕士论文《人教社“92版”和“01版”初中中国历史之比较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武洪波的硕士论文《人教版新、旧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之比较》。
对不同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有:从选取某一具体内容的比较有:湖南师范大学郭珊硕士论文《四种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北伐战争”内容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苏晨的硕士论文《四个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罗斯福新政”课文内容的编写研究》。对内容体系与结构体系的比较有:上海师范大学余秋萍的硕士论文《现行上海版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基于内容体系与结构体例的研究》。对课后习题的比较有:新疆师范大学那婷的硕士论文《对教育部编2016版与人教社2001版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比较系统对各个方面的比较有:首都师范大学孟凡霞的硕士论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比较--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本为例》;华中师范大学贾开忠的硕士论文《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岳麓版八年级上册为例》;这方面的专著有王宏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书中介绍了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选材原则、内容、涉及的观点、方法、政策等, 小到具体史实、编写技巧,还进一步认识编写教材事业的神圣和教材改革的永无止境。
就其他类型的比较有:对两岸三地教科书的比较:上海师范大学李稚勇老师的学生张利娟的硕士论文《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历史教科书结构研究》,文章选取了当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几套有代表性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对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变化做了比较研究;梁文清发表在《黔南民族师专学报》上文章的《内地与香港中学中国历史教材比较》;杨景尧发表在《历史教学》上的文章《两岸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陆安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的文章《大陆与港台初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朱煜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的《新历史教科书的改革理念析——以“龙腾本”为例》。对国外教科书的比较:延边大学尹姬艳的硕士论文《中韩初中世界史教科书比较研究》;扬州大学金睿的硕士论文《中国与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马卫东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的《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与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建设》;马卫东、顾明远的专著《历史比较教育》,对欧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进行考察和分析;李稚勇教授编著的专著《比较历史教育学》,本书中对美国、英国、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90年代的人教版、上海版、沿海版、内地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总体结构作了比较分析,李稚勇教授的论文《中、美、日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比较研究》;赵亚夫的专著《国外历史教育透视》讲述了日本、英国、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归纳了国外编写历史教科书的特征;白月桥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对苏联的历史教科书结构的探讨;王铎全、李稚勇的专著《比较历史教育学》,主要介绍了欧美国家、前苏联、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主要是中学历史教育),从历史教育目标、历史教材、历史考试和国际交流热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还出版了大量教学论中有关历史教材等的专著。在这些研究中,许多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教材、教科书等方面的论述,如苏寿桐的《中学历史教材三十年》、《史编拾遗》、《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应注意的问题》,臧嵘的《历史教材纵横谈》,朱煜的《历史教材学概论》,黄牧航的《中学历史教材研究》,冯一下的《改革中的历史教育》,石鸥的《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百年教科书论》,卢士林、赵恒烈的《历史教材教法举要》,龚奇柱的《中学历史教材教法通论》,王建军的《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聂幼犁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赵克礼的《历史教学论》,周才方的《历史教学论》,朱汉国、郑林的《新编历史教学论》,于西友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李纯武的《历史文稿选存》,刘军的《历史教学新视野》,白月桥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论译者文学素养对于文学翻译的影响文献综述
- 习近平重要讲话中俗文俚语的生态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 汉英口译异化研究—以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文献综述
- 明治維新と戊戌変法との比較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小学生の学校ストレス問題研究と対策 ——中日小学校教育の比較を中心に文献综述
- 『菜穂子』における堀辰雄の女性観ーー菜穂子という人物造形から見て文献综述
- 唐诗中的栏杆意象研究文献综述
- 兰波《醉舟》的色彩和情感研究文献综述
- 从居酒屋看日本人的饮酒文化;居酒屋から見る日本人の飲酒文化文献综述
- 论中国动画如何摆脱“低龄化”认识误区—来自日本的启示;アニメの「低年齢論」の誤解から脱する–日本からの示唆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