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国际推荐质量标准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9 06:12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解决的问题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肉桂中具有多种类型的成分,如:挥发油、二萜、黄烷醇及其多聚体化合物、黄酮及其苷类、多糖、木质素等[1]。目前,对于肉桂的研究以挥发油为主,而对其中的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较少。原花青素,简称OPC,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欧洲,为了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减轻水肿和抑制静脉曲张等,原花青素己用于临床治疗几十年[2,3]

《中国药典》中肉桂的含量测定选取挥发油和桂皮醛进行质量控制,《美国药典》 与《欧洲药典》 强调标准中的对照物质尽可能具有专属性,可以用来区分该植物与其同属植物、混淆品、伪品;并且让更多的能够代表该植物的指标性成分或者有效成分用来鉴别药材真伪和评价质量优劣[4]。因此,建立包含原花青素类成分在内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对与制定肉桂国际质量推荐标准具有重要意义[5,6,7]

二、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从肉桂中分离出的原花青素类单体化合物已有文献报道。Morimoto,Satoshi Nonaka,Genichiro[8,9]等从日本肉桂(Cinnamomum sieboldii Meisner)、锡兰肉桂( Cinnamomum zeylanicum)中分离得到多个原花青素的三聚体至五聚体,Proanthocyanidins A-1、A-2,Procyanidin B1,B2,B5,B7,C1,Procyanidin B2-8-C-beta;-D-glucoside,Procyanidin B2-6-C-beta;-D-glucoside。Morimoto[10]等还从日本広南肉桂中分离得到三个黄烷醇类化合物及其低聚物( 原花青素低聚物),命名为Cinnamtannins A2,A3,A4,又称肉桂鞣质。Killda[2]等还从中分离得到四个原花青素的聚合物,分别是 Cinnamtannin B-1,Cinnamtannin D-1,Parameritannin A-1,Cassiatannin A。

在肉桂的含量测定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其中挥发油、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脂类等化合物的含量测定。HPLC、GC等指纹图谱技术在区分肉桂药材及其混淆品、代用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

三、研究方法

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将在复杂体系中药的分离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UPLC法是一种以小颗粒填充色谱柱,采用超高压系统的新型液相色谱技术。它能显著改善色谱峰的分离度、提高检测灵敏度、极大地缩短分析周期,尤其适合于高通量研究和微量复杂混合物的分离。此外,UPLC法可在很宽的流速和反压下进行高效的分离工作,并获得优异的结果,因而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中药主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12]

本实验拟采用Agilent公司1290 infinity超高液相色谱系统,通过对样品预处理条件,色谱条件等方面优化,建立灵敏、快速、多指标的肉桂UPLC含量测定方法,并且完成一系列方法学验证实验,制定肉桂国际推荐质量标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