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年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02 10:02

论文名称:我院2012年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与意义

处方是医师用药的一种书面文件。药师除按医师处方调配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应用所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指导医师和病人合理、有效、安全、经济地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效变化,包括药效过强或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等问题,并可防范药物资源浪费及医药费用增加。故药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行用药监护,作者根据门诊发药服务中收集的一些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早在1973年,Worthen就在英国医学教育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第7期上发表了《Prescribing Influences(处方影响)》。而国内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相关领域的专门研究,较早见诸期刊的是1996年程晓明等发表在《卫生经济研究》第12期上的文章。1国外医师处方行为的分析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研究者就已经建立起若干个医师处方的行为模式模型。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的考虑因素有处方药物的效果、安全性、管理和成本等,这在2001年Glen的著作中被提及到。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对可能引起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医生作相应修正,调整或建议病人在服用时间上作合理安排。如病人感染的致病菌确实需要联用那些可能出现不良相互作用的抗生素时,应建议病人分开服用,先服杀菌剂,间隔一段时间再服抑菌剂。同样,当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合用时,应建议临床医师改用对胃肠道菌群没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或改用死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制剂,亦可建议病人将两种药物分开服用或将抗生素疗程服完后再服用微生态制剂。对联用会引起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消化系统药物的问题,如有些胃肠道粘膜保护剂会吸附或阻碍联用药物经胃肠道粘膜的吸收,胃肠道动力药物由于缩短了胃肠吸收药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可能会降低联用药物的吸收时,可建议病人将胃肠道粘膜保护剂或胃肠道动力药与其它药物分开一段时间服用。再如,必须将地高辛与一些会增加其毒性的药物联用时,应建议医生尽可能在联用药物期间监测病人体内血药浓度在辛伐他汀需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建议医生尽可能选用不会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和毒副作用的药物。

最终目的

药品作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院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品种日益增多,因病种复杂、合并用药现象非常多见,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合理用药、影响药物疗效、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促进药品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做好处方审核,对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的常见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