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文献综述

 2023-03-27 10:0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以及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在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乡镇企业现代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农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为严重,使得许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由于金融供给不足导致金融抑制的现象十分严重。虽然近几年随着村镇银行的成立,对农村地区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是,由于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问题也有所不同。本文采用2011年-2020年期间四川省21个市的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总额、金融机构存贷额、农村人口数量、农村信用社存贷款额、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以及第一产业总值为样本数据,并通过整理数据,进行必要的运算后得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信贷,再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村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农村信用社;多元回归模型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方面,由于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发展较成熟,经济发展比国内更先进,因此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的研究并不是直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来间接地研究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中,Goldsmith(1969)首先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FIR)的概念,然后McKinnon和Shaw(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King Levin(1993)的研究中,他利用1960-1989年的数据,针对Goldsmith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对80个国家进行了研究。之后Levin(2002)通过对1980-1995年48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年在Kont和Maximovich(2002)的研究中,他们从企业层面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然而,通过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早期的研究者辛格(1997)认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其他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从Herrick和Kindleberg(1984)、Bovi(1984)和van Way-Jenbergen(1983)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水平的影响很小。后来在Pagano(1993)的研究中,他利用Pagano-AKP模型,指出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储蓄率降低,不利于经济增长。不仅如此,一些研究者又进一步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的关系,例如从Russo和Wachtel(1998)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五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中,以及从Denetriades和Hussein(1996)利用协整分析、Antonius(2010)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研究中,得到的结果都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以类推到Jamel Boukhatem(2015)所做的评估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国家减贫的直接影响的研究中,文中对 1986-2012 年期间的67个中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对减贫的直接贡献进行了实证评估,选取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国内信贷相对于私营部门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银行流动性准备金相对于银行资产的比率、市值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等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变量。结果表明,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金融发展水平(M3/GDP)和穷人平均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和显著相关。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发展对穷人生活水平的直接和正面影响的假设得到了证实。在前两栏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1个百分点,穷人的平均收入就会提高1.17个百分点。关于金融发展指标,流动性比率M3/GDP 增加1个百分点,使最贫穷的20%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了0.65个百分点。关于通货膨胀,结果并不显著,大多数系数是负值; 因此,通货膨胀对穷人的收入有不利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支持 McKinnon 的管道效应和 Beck,Demirguuml;ccedil;-Kunt,和 Levine,(2007)的论点。

后来在Madhu Sehrawat a k Giri(2016)所做的“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小组数据分析: 来自南盟国家的证据”的研究中,利用南盟国家1986-2012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而贸易开放则减少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在南盟国家实施减少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适当政策。在Levine (1993)的研究中假设城乡收入不平等与金融发展以及其他解释性变量直接相关,但在Madhu Sehrawat a k Giri(2016)的研究模型中还指出,城乡收入不平等通过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间接相关。基于面板 VAR 模型的面板因果关系检验来检查本研究中使用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向。实证结果表明,从 LPGDP、 LCR 和 lm3到 LINQ 存在短期因果关系,这意味着实际人均 GDP 和金融发展的增加可能导致短期内城乡不平等的减少,政策应同时侧重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从长期来看,在城乡收入不平等方程中,只有 ECT 的估计系数是显著的,这意味着当系统偏离长期均衡时,不平等可以充当重要的调节因素。由于关于金融不平等关系的理论观点在文献中是不确定的和混杂的,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衡量金融发展,使用了两个代理变量: (1)私营部门信贷占 GDP 的比率(LCR) ; (2)广义货币占 GDP 的比率,还增加了两个控制变量: (1)贸易开放度(TO)(占 GDP 进出口的百分比)和(2)价格稳定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利用 Levin,Lin 和 Chu (2002)和 Im,Pesaran 和 Shin (2003)面板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采用 Pedroni 的协整检验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采用 FMOLS 估计长期系数,采用 panel granger 检验检验因果关系的方向。实证结果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FMOLS 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而贸易开放则减少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因此,南盟国家目前的调查结果并不支持 Galor 和 Ziera (1993年)以及 Newman 和 Bannerjee (1993年)关于金融发展减少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假设。然而,研究结果支持 Liang (2006) ,Hamori 等(2012)和 Tiwari 等(2013)的结果。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从 LPGDP、 LCR 和 lm3到 LINQ 存在短期因果关系,表明金融发展的加强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农村城镇收入不平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