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吨化学原料药左氧氟沙星车间的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2022-12-19 07: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背景

左旋氧氟沙星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半水合物[(S)-(-)Fluoro-2,3-dihydro-3-methyl-10-(4-methyl-1-piperazin-yl) -7-oxo-7H-pyrido(1,2,3-de)-1,4-benzoxazine-6-carboxylic acid hemihydrate],又称为左旋氧氟沙星或利复星,分子式为C18H20FN3O4·1/2H2O,分子量为370,CAS登录号为138199-71-0。左氧氟沙星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与甲醇,微溶于冰醋酸,不溶于乙酸乙酯是第三代氟喹诺酮,是抗菌药物中最优秀的品种之一,其优越的综合抗菌性能广受好评。

该产品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所开发,1994年后日本、美国及欧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陆续批准左旋氧氟沙星上市,而我国制药企业于1997~1998年先后研制出左氧氟沙星的乳酸盐、甲磺酸盐和盐酸盐,并已获准上市。自1999年,左旋氧氟沙星成为畅销药占领国内医药市场。2000年左氧氟沙星全球销售额约13亿美元,其中强生的产品为10.89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42.7%,在世界畅销药品中名列第37位。在2004年美国抗感染药物市场中,左氧氟沙星列口服制剂中第二位,销售额为12亿美元,占16%的份额,比2003年增长4.5%。而多年来在我国的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的销售始终位居第一,年销售额已达多亿人民币,市场前景广阔。

  1. 要解决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合成路线

与多数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左氧氟沙星的结构有其特殊性,其喹诺酮环的3位存在一个不对称中心,正是由于该手性中心的存在,使得左氧氟沙星的合成路线较为复杂多样。根据手性中心构造方法的不同,左氧氟沙星的合成路线目前主要有三条,其一是采用外消旋体拆分法合成左氧氟沙星,其二是利用前手性原料合成左氧氟沙星,其三是利用手性源合成左氧氟沙星,其中各路线具体方法又各有几种。因此我们综合各合成路线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合成路线。

(2)查阅资料,确定合成所需的原辅料、中间体及工艺参数等相关信息。

合成左氧氟沙星所需的原辅料的具体信息如材料性质、获取难易、投料比及反应条件、反应转化率等都应十分细致。各中间体的性质和合成路线需要明确。工艺参数是完成工艺的一系列基础数据,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核心因素,需要全面的工艺数据支持本设计,完成工艺生产。

(3)设计工艺流程

需要编制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书,绘制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要求体现控制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