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干燥制备酚醛-氧化硅杂化气凝胶文献综述

 2023-05-24 10:05

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气凝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轻的人造固体物质,是一种由高聚物分子相互交联形成的一种介孔材料。

它首次出现是在1931年,由Kislter[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随后被研发人员日渐重视,成为材料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

气凝胶所独有的纳米多孔与空间互穿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使其拥有极低的密度、高的比表面积及非常高的孔隙率,吸附能力很强,使其在催化剂及其载体[2],吸附剂[3]及气体过滤材料,高效隔热材料[4],超级电容器[5]等的应用得以深入并被推广。

80年代后,气凝胶的研究进入到空前火热的状态,在其制备及性能方面的研究改性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美国的《科学》杂志曾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十大热门技术之一。

图1为性能优秀的气凝胶产品[6]。

图1 具有良好绝热性和极低密度的气凝胶[6]按照基体的化学性质不同,气凝胶可以分为四类:无机气凝胶材料、有机气凝胶材料、混合气凝胶材料和复合气凝胶材料。

总的来说,气凝胶可归类为有机气凝胶与无机气凝胶。

无机气凝胶作为研究最早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气凝胶,目前关于其制备机理已非常彻底和深入,气凝胶的首次问世便是以水玻璃为前驱体,盐酸为催化剂而制得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