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3D扫描技术起源20世纪80年代,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主要用于对物体空间外形和结构色彩进行扫描,以获得物体表面的空间坐标[1]。3D扫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然相当成熟,尤其在文物保护、古建筑物的修缮、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3D扫描技术有4种:
1.接触式机械扫描。通过探头接触被扫描物体表面进行扫描.其最大优点为精度高、成本较低,且无扫描盲区,但因其扫描时与物体表面会发生接触,故不适合表面较软、有弹性或易变形的物体.且扫描费时较长。
2.激光扫描是非接触性平行光扫描,根据三角测距法的原理,通过对物体表面放射光进行获取,进而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3D数字模型;其抗干扰强,不但能用于口内直接扫描,还能用于口外间接扫描及软质表面的扫描,但扫描易出现盲区,后期数据处理较为复杂,主要用于临床固定修复的扫描。
3.结构光扫描是通过光投射到物体表面,再由摄像机获取光反射图像,在计算机软件中处理分析得到三维图像,其扫描速度快,能用于面部扫描,但易出现扫描盲区,需多次扫描才能避免。
4.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是由高分辨率cT机发射x线束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探测器接受x线束后,经光点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及计算机排列重叠处理后,得到3D数字模型。能获取物体内部三维数据,扫描速度快,盲区极少或无。能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扫描,是目前较热门的一种扫描方式,但价格较高。推广存在难度。[2]
西方发达国家对其研究起步早,技术较为成熟。
在三维激光扫描的产品研发上,针对于施工阶段,主流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包括美国的Trimble 公司的天宝TX5 和GX200,加拿大的Optech 公司的Real—work 系列激光扫描仪,瑞士Leica 公司的Scanstation 等激光扫描系列[3]。
美国最先研制出基于视觉的3D扫描仪,扫描速度快,扫描精度达到5mm。美国微软公司研制的深度相机Kinect,其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4]。
德国研制的流动式光学扫描仪,采用直接相位测量原理,利用视觉测量定位技术和物理光栅进行投影,精度可达0.02mm,并且可实现不同视角点云数据的自动拼接[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