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信任关系及展望文献综述

 2023-01-14 08: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指导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职能转变、权力下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出现剧烈变化。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也不免受到冲击,发生了全面的变革:医疗保障体制从广覆盖到部分覆盖,医疗服务体制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目标全面转向,药品流通体制从计划管理走向全面市场,与此同时医患关系随着这一系列社会变革和医疗体制的转变,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医患矛盾纠纷增加、冲突加剧、医疗暴力事件频发。针对现有的医患关系紧张并不断恶化的状况,医学伦理学界、医疗管理者、法学界以及整个社会都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研究。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大一院医患纠纷致1死3伤。就年9月份,潮州医院凶杀案、南海早产儿'被死亡'广州'录音门'深圳'八毛门'等医患纠纷不绝于耳。广州就有34宗大大小小的医护被打案。近来呈现于媒体层面的医患关系已经到接近崩裂的地步,整个医疗体制的公信力在逐渐沦丧。如果说,深圳'八毛门'事件上,媒体偏颇的报道方向误导大众,加重医患矛盾,但接二连三的医患纠纷事件证明,这绝不仅仅是媒体对个别极端事件进行炒作的后果,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已到不得不修复的地步。

医患暗战明斗不断,休战良方何在?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本调查旨在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2、研究见解。

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9月份正式实施,其中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该规定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各界持褒贬不一。谁主张,谁举证是当前民事诉讼案件举证的一般原则,而医疗事故纠纷中适用的举证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即患者因医疗事故纠纷,将医院推上被告席时,作为被告方的医院需要拿出证据自证清白,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毫无疑问 ,设置这一制度的本意,是要保护患者的利益,然而,如今这一制度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因为患者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相比,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以往遇到类似情况患者通常对医疗专业技术知识知之甚少,且治疗记录和其他材料都掌握在医疗单位手中,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患者不需要搜集证据,患者仍然需要收集于己有利的证据,但是反过来,医学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世界各地区医学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致其自身仍然存在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加之患者自身客观或主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有举证不能的情况。 虽然该规定已经出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因为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生活中争论的焦点。

研究中,通过和国外医患关系相比较,找出本国现有医患关系的不足,及其改善,引导相互信任的医患信任。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