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立题依据
DDRs(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盘状结构域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被认为是药物的新型潜在分子靶点,它能与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进而会参与一系列细胞内外信号的传导。
DDR1 和 DDR2 可以作为 ECM (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的传感器来调节细胞功能,如细胞迁移、增殖、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 ECM 稳态/重塑。DDRs 除了参与正常的生长发育,Valiathan et al 的研究显示在几种不同的肿瘤中已经发现 DDRs 的表达异常和变异,主要针对的是细胞增殖、转移、肿瘤的恶化、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因此DDRs可被认为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靶分子,故对DDR激酶小分子抑制剂虚拟筛选研究是有助于开发DDR的选择性抑制剂的,这对揭示DDRs激酶介导的肿瘤、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和开发抗癌药物以及相关药物具有积极意义,可能会导致新的和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治疗癌症或各种炎症相关疾病。
- 设计方法
(1)搜集结构类型多样的已知DDR小分子抑制剂;
(2)研究抑制剂与蛋白晶体结合模式;
(3)利用已知抑制剂构建贝叶斯、药效团等模型进行筛选(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
(4)利用分子对接进行进一步筛选(基于受体的虚拟筛选)。
2、DDRs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2.1 DDRs抑制剂类药物研究背景
由于结构上的相似性,在激酶域中,有许多的激酶抑制剂如Bcr-Abl抑制剂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 ,VEGFR抑制剂帕唑帕尼,B-Raf抑制剂索拉非尼,VEGFR抑制剂帕唑帕尼,c-Met/VEGFR-2抑制剂foretinib,e p38 MAPK抑制剂 BIRB796等均被发现有效抑制DDRs的功能。天然抗生素放线菌素D(1)已显示通过与DDR2的DS结构域(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确定区域)结合而有效地破坏DDR2-胶原相互作用。 单克隆抗体包括Fab 3E3,48B3,H-126也被开发用于结合DDR1的DS类域。迄今为止,已有几类DDR激酶抑制剂。 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显示出广泛的抑制针对一组许多其他激酶的活动,选择性的DDR1和/或DDR2抑制剂是非常需要的,因此开发选择性DDR1和/或DDR2抑制剂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