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综述:
对近三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秋水仙碱全合成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择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秋水仙碱,番红花的主要生物碱,是其中的一个最著名的天然产品,像其他微管蛋白结合位点天然产物(如紫杉醇和埃博霉素类)展现了伟大的药品潜力。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首次实现了全合成[1-3],但是即使在今天这些看上去结构简单的小分子也给化学家们带来了挑战。虽然化学家们仍在找寻各种高效全合成方法[4-10],但只在2003年发展出高效合成秋水仙碱类似物的方法。对比所有已知的秋水仙素合成不仅揭示了有机合成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巨大的进展[8],也说明了如何解决这个构成的独特的分子合成问题创造性的方式。
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碱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碱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中。(1)抑制作用:秋水仙碱可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阻止微管蛋白转换,使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抗炎作用:秋水仙碱通过干扰溶酶体脱颗粒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黏附性及趋化性,抑制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游走,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另外,它干扰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选择素的表达,从而阻碍T淋巴细胞活化及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炎症反应。秋水仙碱还可通过减少E-选择素、L-选择素及内皮素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3)抑癌作用:动物实验发现秋水仙碱能降低中毒性肝坏死的雄鼠死亡率,阻止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并改善其肝功能,国内实验也证实秋水仙碱可减少肝脏胶原纤维的形成,减轻肝纤维化。临床试验证明秋水仙碱确具有改善症状,缩小肝脾,使肝内纤维组织减少,肝血流量有所增加。总之,体内外实验表明,秋水仙碱能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胶原(Ⅰ、Ⅲ型)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分泌,促进胶原酶活性,促进基质金蛋白酶(MMP)-1,MMP-9活性增强,从而减少胶原的产生和沉积,促进胶原分解,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颗粒、抑制胰岛beta;细胞释放胰岛素,并抑制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颗粒的移动。秋水仙碱可以降低体温,抑制呼吸中枢、增强拟交感药物的作用,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秋水仙碱还可通过神经元刺激增强胃肠道功能以及改变神经肌接头的功能。由于秋水仙碱有抑制细胞分裂,同时还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蛋白质代谢,抑制RNA多聚酶活力以及细胞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上的转运,从而诱导多种实体肿瘤细胞凋亡[9]。研究发现秋水仙碱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但体内的效果尚待临床研究。
2、选题目的:
设计一条合成秋水仙碱的高效不对称催化路线,以实现秋水仙碱的大规模高效合成。
3、实验内容及线路:
本课题组采用汇聚式合成和利用本课题组开发的成熟的方法学(钯催化的不对称去芳构化)选择性不对称高效合成秋水仙碱[11、12]。
逆合成分析:(如图1)
图1 逆合成分析
分析:
a、目标产物1可由2通过电环化扩环反应制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