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建立肌酸激酶的光谱检测方法以简化生化仪检测方法。
二、文献综述(简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肌酸激酶(CK,又名磷酸肌酸激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的可逆性转移,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有4种同工酶:CK-MM为骨骼肌型,CK-MB为心肌型,CK-BB为脑型以及MiMi线粒体型。
目前,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的变化被用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以及作为一种检测手段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其主要被用于心肌梗死、代谢性或炎性肌病、内分泌疾病以及横纹肌溶解等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及预后。检测的方法包括:质量法(检测CK-MB 的质量浓度,如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酶法(pH比色法)以及电泳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电聚焦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印迹法等。其中,由于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酶法和质量法占肌酸激酶检测方法的绝大部分,这两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医院实验室诊断中。
正常情况下肌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CK极少能透过细胞膜,所以血清中CK活性很低。当人在运动训练实践时,由于足够大的运动刺激构成机械的使肌细胞内环境改变的因素,致使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肌细胞的CK便释放到循环血液中,通常使得机体内的CK水平显著提高并能被检测到,因此可以利用运动员在训练前后体内血清 CK 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员做功肌肉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及时了解运动员肌肉对训练的适应水平及运动员由于细胞和血液中CK及其同工酶数量的显著差异性,进而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微细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的生化指标。类似于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系统,运动训练监控检测主要对身体健康的运动员在极限运动下的生理变化进行检测。运动训练监控对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经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
临床肌酸激酶检查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CK升高主要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还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心肌炎、肌肉损伤或手术后、脑血管疾病、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肺梗塞等。CK降低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预后估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