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乌药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以产于浙江天台山者为优,名“台乌药”,认为是道地药材。不同产地对乌药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因此建立有效成分定量检测方法,以对不同产地乌药进行科学质量评价至关重要。
乌药活性成分主要为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挥发油和生物碱三大类。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前两类成分,而对于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2010版中国药典乌药项下新增加了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测定,表明去甲异波尔定等生物碱类成分作为乌药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中药中生物碱种类和数量较多,采用单一成分较难表征其整体质量,故需要对乌药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
因此,本课题旨在建立简便、稳定、可靠的乌药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以此对不同产地的乌药进行质量评价,为乌药的产地考察提供依据。
2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 → 提取分离总生物碱成分 → 优化实验条件,采用比色法进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比较不同产地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并进行数据处理看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3 乌药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3.1 乌药概述
乌药是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e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为传统的理气止痛药,最早载于唐代《本草拾遗》。乌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挥发油和生物碱,以倍半萜类型的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及生物碱类型的去甲异波尔定为主。研究表明,乌药具有止血、抑菌、抗炎、保护肝损伤等药理作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