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谷丙转氨酶检测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4 03: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干式谷丙转氨酶检测标准研究-开题报告

前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又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它能催化L-丙氨酸中的氨基酸转化为alpha;-酮戊二酸。[1]ALT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心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少[2]它可参与细胞氮代谢和肝糖异生[3],同时也是肝、肾中重要的胞质酶[4]。谷丙转氨酶在动物的线粒体中广泛存在, 是一种对动物机体非常重要的转氨酶, 在动物机体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5],同时也反映着体内肝功能是否正常。[6]常规的血液ALT检测方法有赖氏法,速率法和干式化学法:传统赖氏法所需标本及试剂量均较大,具有操作误差较小, 结果较为准确, 受脂血和溶血的影响较小的优点, 但操作烦琐, 测量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改进的赖氏微板孔测定法标本试剂用量小,操作筒单,测量速度快,但操作误差较大, 受脂血和溶血的影响较大;速率法需要依赖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其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均可溯源,定期校准,测定结果可靠,但只能进行血浆的测试;干化学法可用于血清、血浆和全血标本中ALT 的检测,反应迅速,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用于ALT的即时检验,在室外或流动场所均可快速方便地获得测试结果。

  1.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赖氏法,速率法和干式化学法检测谷丙转氨酶在临床检验室都有应用,但各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实验室内检测的重复性也较差。并且由于ALT酶的活性具有不稳定性,易受试剂、温度及作用时间等的影响,从而出现误差,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以减小误差。

  1. 采用的研究手段

本课题在干化学法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改良,用自制的标准品建立相应的质控标准,并对其他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

2.1干式化学法检测谷丙转氨酶的原理

干式化学法分析仪检验原理是采用丙酮酸氧化酶法相关原理来检测ALT:ALT 催化 L-丙氨酸和alpha;-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丙酮酸氧化酶(PYOD)催化丙酮酸和H2O 及O2生成丙酸和H2O2 ,过氧化物酶(POD)再催化H2O2、4-氨基安替比林(4-AAP)和酚生成醌亚胺和水,此即为著名的Trinder反应。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峰在510nm左右,连续监测510nm吸光度变化可直接映丙酮酸生成量,其与ALT活力成正比,可反映 ALT活性。[7]

干化学法是以干式化的试剂与体液进行化学反应的1种方法,试剂以干物质固相在试剂载体上,实际反应仍是以液态标本滴加后起始的,有别于全液态的湿化学反应。干化学式分析仪是采用干化学法,将发生在液相反应物中的反应转移到1个固相载体上,利用分光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一类新型仪器。[8]

2.2干式化学法检测谷丙转氨酶的方法

干化学法测定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是根据丙酮酸氧化酶反应原理制备的试纸条方式,使用专用机器自动检测全血、血清、血浆中ALT活性浓度.[7]将不同浓度的谷丙转氨酶标准品,滴加在测试条加样区中央,打开分析仪检测舱盖,将待测测试条置于测试槽内,测试条上的空位孔套在测试槽中的空位杆上,关闭检测舱盖,仪器自动检测,120s结束测试,屏幕显示ALT的测定值,检测范围为0~2000U/L。[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