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纳米碳点的合成与应用文献综述

 2022-12-31 03:12

氮掺杂纳米碳点合成应用

1.研究背景

纳米荧光探针,由于优异的光学性质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传统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典型的纳米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会引入一些具有高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为避免其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类球形荧光碳纳米颗粒碳点(Carbon Dots,CDs)[2],CDs克服了传统量子点的某些缺点,因其光学性质独特、环境危害性低、

生物相容性良好、化学稳定性高而成为碳纳米材料家族中的一颗新星[3],在

生化传感、成像分析、光电器件、环境监测、催化技术及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为拓宽碳点的应用领域,将杂原子,特别是氮原子掺入碳点成为碳点合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氮掺杂纳米碳点(N-CDs)可有效调节碳点的本征特性,如电子特征、表面活性和局部的化学特性。近年来,科学工作者探索一种简单的绿色一步水热方法,因其表现出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QY)和良好的稳定性,N-CDs在药物分析的荧光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发挥巨大潜力[4]

最近,食品和饮用水中的抗生素残留物因其潜在的微生物菌株耐药风险和人类健康潜力增加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5]。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的金霉素-环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