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和治疗合理性分析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开题报告内容: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人均寿命的延长,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恶性肿瘤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身体受到损害,而且治疗过程的艰辛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精神压力增加,同时,昂贵的医药费用成为家庭的负担,因此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年随着肿瘤基础研究的推进,肿瘤治疗的方式多样化,药物的选择趋向个体化,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尤其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层出不穷,但化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主力军。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化疗方案中多为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灭作用,而且损伤机体正常的细胞,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是大多数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临床上可降低化疗效果,也可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或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保证化疗效果的根本。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防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
目前,国际肿瘤组织与学会均已制订了防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管理指南,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制定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但我国临床医师对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重视不够,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认识不足,临床上仍然有许多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通过对本院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使用rhG-CSF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促进临床使用rhG-CS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风险,为化疗保驾护航,从而达到预期的化疗效果。
二、研究目的1、指导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rhG-CSF升白治疗。
2、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更好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更安全地进行化疗,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经济的化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