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融合抑制多肽T20构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31 10:01

一.研究背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自从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至今医药学界仍未成功研究出可以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亦未成功制造疫苗以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但研制出许多抑制逆转录酶(RT),阻断HIV的复制,减慢病毒的生长速度的药物和方法。

虽说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

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HIV-1感染宿主细胞一般过程包括吸附、进入、脱壳、逆转录、整合、复制、转录、翻译、装配、成熟等各阶段。

以上的每个阶段均涉及特异性酶参与作用,他们都有可能成为化学药物的有效靶标。

到目前为止,经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用于抗 HIV-1感染的化合物共 25 种,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 可分为 4大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 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8 种) 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4 种)、蛋白酶抑制剂 (10 种)、整合酶抑制剂 (1 种)、以及 HIV 进入抑制剂 (HIV entry inhibitor), 包括抗HIV-辅助受体 CCR5 拮抗剂 (1 种), 以及 HIV-1 融合抑制剂 (1 种)2003年由罗氏公司和Trimeris公司共同研制的HIV-1多肽类融合抑制剂enfuvirtide,又名T20,经美国FDA批准上市。

它是衍生于HIV-1 gp41 HR2功能区的36肽(称为C肽),通过阻断HIV-1与靶细胞的融合从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