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
1、便秘概念及危害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或功能性便秘,以功能性便秘最为常见[1]。消化管器质性疾病如肿瘤造成的狭窄和阻塞、憩室、炎症性肠病、局部缺血、肠扭转和术后狭窄等, 由于影响了肛门、直肠和结肠的结构, 会引起便秘,即为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2]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 导致大便秘结, 排便间隔时间( 周期) 延长; 或周期不长, 但粪质干结, 排出困难; 或粪质不硬, 但便而不畅, 有不尽感的病证[3]。
便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在临床工作中,老年性便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我国老年人便秘发病率约为20 %-40 % ,若有慢性疾病或长期卧床患者中便秘者高达80 % 以上[4]。许多老年患者因为长期便秘而感到焦虑,因担心诱发和加重疾病而害怕排便,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便秘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排便费力加之排便时间延长,腹压增高,心率加快,致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是诱发或加重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5]。另外,便秘使肠道蛋白质腐败产物中大量有害物质在胃肠道堆积,并被吸收。当人体的生物转化及排出能力不能完全清除这些有害物质时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老年性便秘严重影响自身生活质量, 并且可引发许多器质性、代谢性、神经性的脏器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除此之外,滥用泻药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脑出血[6],加重便秘、水电解质紊乱、结肠黑变甚至危及生命等[7] 。
2、老年性便秘机制及相关因素
便秘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8],相关研究显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其发生主要与结、直肠动力障碍、盆底功能失调、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胃肠调节肤异常等有关。目前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病变[9],乙酰胆碱、P 物质、一氧化氮( NO) 等肠神经递质异常,Cajal 细胞分布和功能异常[10,11]、胃肠道动力异常[12]以及水通道蛋白功能及分布异常等均可能与FC 的发病有关。研究发现,5-HT4受体激动剂可促进胃肠道和结肠运动[13]。
2.1器质性因素
①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②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③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